第124部分(第1/4 页)
“大明王朝和大明王朝以前的一切封建王朝,都是我们的反面教材。我们这些革命者如果不能保持警惕性,如果不能一直的持续不断的把变质了的干部和党员剔除我们的队伍,我们复兴会就会堕落下去,走上那些封建王朝的老路,最终走向灭亡。”
“所以,同志们。你们不要以为搞整风搞整肃是个麻烦的,危害你们利益的事情。我们不停的搞整风,搞整肃,不停的把整风和整肃工作制度化,恰恰是在维护我们复兴会自身,健康我们复兴会自身的过程。”
“人民群众是最聪明的,我们这些革命者往往后知后觉懵懂无知的。我们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是杂草,是不合格产品的复兴会党员,必须被不断的清除出去。这个过程永远不能停止的。因为一旦这个过程停止了,我们复兴会也就走向像大明王朝一样的,被人民群众抛弃的不归路了。”
“这个问题,我们全党上下必须要有个明确的认识这是关系着我们复兴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根本性的事情”
1624年王书辉在复兴会工作作风整肃委员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任何一个人见到王清泉,都不会觉得这个人是个坏人。这是陈立见到王清泉之后的第一印象。
王清泉三十多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里,他算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了。不过,他的表现像个年轻人一样灵活和敏捷。
他穿了一件和工人们一样的灰色帆布工作服。两个胳膊上,戴着和所有的纺织类的企业工人都一样的蓝色帆布套袖。当然了,从他干干净净的白色衬衣领子和干干净净的双手,整整齐齐的衣服上,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个经常在第一线参加劳动的人。
但是,王清泉真的给人一种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的感觉。他的话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用他那轻轻的语调,说的都是些非常的贴心的关心话和奉承话。他的动作虽然很多,但是,他的那些动作却像行云流水一样,给人一种一个步骤一个动作都不多余的感觉。
比如说,他管喜欢端架子的李来运叫李领导。他管看起来很面嫩,但是却是肃委会干部之一的陈立,叫做小陈兄弟。再比如说,他自己说自己不会吸烟,但是口袋里却带着香烟。而且他能够非常麻利的给李来运送上香烟,然后又能熟练无比的用火柴,快速的给刚刚把香烟叼在嘴上的李来运点好香烟。
王清泉就是给人这样一种热情体贴周到无比的感觉。很明显,来过麻袋厂好几次的李来运,觉得自己作为肃委会的干部,享受王清泉这样无微不至的侍候,是个很正常,很习惯的事情。
麻袋厂的党委书记魏鸣鹤的年纪,看起来和陈立差不多大。陈立已经看过魏鸣鹤的档案材料了。他知道,魏鸣鹤虽然年纪和他一样,却比陈立早一年从初级少年营毕业。他是在去年被分配到麻袋厂和王清泉搭班子的。
魏鸣鹤给陈立的感觉比较奇特。很明显,手上有油污,衣服皱皱巴巴的魏鸣鹤刚刚从生产线上赶过来。他看到来的是李来运,表情中表现出一种不耐烦和不屑的表情。虽然这个表情隐藏在一张木然的脸上,但是同为少年营一员的陈立知道,魏鸣鹤的这种表情,是少年营那种一心学习的学兵们,最常见的鄙视脸。
王清泉不停地说些,“麻袋厂给上级带来麻烦了,他很不好意思”。“劳动肃委会的同志一个劲儿的来调查,他感到很惭愧之类的话”。
目前,复兴会内部的工作作风还比较纯粹。复兴会的绝大多数会员,还真的没怎么接触过这种类型的奉承。所以,李来运这个家伙被王清泉忽悠的有点脑瘸了。说了很多,“没办法,这都是工作嘛”。“听王老师的话,要为人民服务嘛”之类的官腔。
陈立因为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他在小的时候,经常能够接触到像王清泉这样,说话很妥帖的掌柜的和伙计。所以,他对于王清泉的那些话,有着天然的免疫力。
王清泉这边和李来运说着废话,那边魏鸣鹤已经非常的不耐烦了。他对大家说道:“要事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还要到生产线上参加劳动,我这里就不陪着你们了。”
说完了这种冷场的话,魏鸣鹤直接就一转身,朝工厂里走去了。
李来运的感觉肯定是相当不好的。如果麻袋厂的所有人都是魏鸣鹤这种风格,李来运还不会有什么不爽。关键是,这边有王清泉的努力奉承,这样一对比,魏鸣鹤的行为,好像就像往李来运身上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刺激人了。
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王清泉没有说些暖场的话来救场。而是就那样无声的站在那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