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子试想一下,农民欠官府钱,官府不但不追讨,反而要发银子给他们,城中富商会怎么想?若发粮赈灾引起城中商贾抗议,此举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对平定全州局势没有帮助!”
林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深刻体会到宋朝和现在的不同。
其实赈灾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发钱发粮。但宋朝不是现在,封建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许多在现在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宋朝变成举步维艰。在现在发生天灾,商人们会积极捐款捐物,但宋朝却不是,商人们不但不会出钱出力,反而百般阻挠官府赈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官府要发钱给农民,却不发钱给商人,难道就因为他们受了灾么?那我们商人生意失败血本无归之时,为何不见官府施以援手?
这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归根结底就是收入分配的问题。
在穿越之前,国家正在讨论十二五时期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想不到穿越后也面临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人头疼,但毕竟不是最迫切的问题。林星决定按计划发钱发粮,至于商人的抗议,暂时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们最多就是发发牢骚,总不会又到衙门来闹事吧。
林星于是化繁为简,朗声道:“棒子!拿笔来,我说,你写!”
第二天,在韶州的各大城门,高墙,闹市,官道,庙宇等公众聚集地,到处张贴着一张名为《朝廷和韶州官府关于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若干建议》的布告。
布告主要有六点措施:一:以户为单位,参照居民生活水平,每户发半两银子。二:以户为单位,按照人口数量,参照居民生活水平,每户发三个月粮食。三:州府派官员下乡,指导春耕工作。四:州府实施农资补贴和种子补贴。五:兴修水利,引水灌溉,确保来年不受灾。六:州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共度难关。
这张布告出自林星之手,无论是措辞还是政策,都带有浓重的现代色彩。布告一出,人们纷纷争相传阅,交头接耳地议论。
在城墙下,一名铁匠看着布告喃喃自语,道:“各部门要以朝廷的赈灾指示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科学发展观,是什么东西,怎么以前从没听过?”
旁边一名书生说道:“别说你没听过,就连我也没听过。我熟读万卷书,通晓当朝事,竟从未听过科学发展观一词,可见这写布告之人用词太过生僻!”
一名坐在茶寮喝茶的汉子笑道:“那书生,是你孤陋寡闻,莫怪人家用词生僻!天下能人辈出,你算老几?我听说这布告出自通判之手,可知林通判确有惊世之才!”
路过的小贩边走边道:“管他什么才不才,就冲这些惠民措施,我就觉得这通判人不错!”
一时间,全城热议。
此时的话题人物林星,却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缺钱。按照每户发半两银子,全州需要五万两银子,而官府的赈灾款只有两万两,资金缺口达到三万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林星在屋中翻箱倒柜,想要找出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却一无所获。
就在他左右踱步的时候,两名丫环端着茶水和点心,款款而入,茶香四溢,沁人心鼻。
红衣女子娇声道:“公子,累了吧,先喝口茶提提神!”
林星接过茶,略一打量,见这两名丫环容貌秀丽,颇有几分姿色,明眸善睐,散发一丝灵气,于是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红衣女子道个万福,说道:“奴婢叫小红,她叫小绿。”
林星闻言一笑,道:“穿红衣服就叫小红,穿绿衣服就叫小绿,真是有趣!若是哪一天你穿了蓝衣服,你穿了紫衣服,岂不是要改名叫小蓝小紫。”
小绿吃吃一笑,嫣然道:“公子好幽默。人的名,树的皮,岂能乱改。”
林星调笑一番,心情稍缓,喝了口茶,又踱步思量。
小绿见他走来走去,好奇地问道:“公子,你在找什么?”
林星自言自语道:“奇怪了!小红,小绿,这通判。。哦,我是说我自己,以前难道没有搜刮一点民脂民膏什么的么?”
小红听完掩嘴娇笑道:“公子,你的记性可越来越差了!银子都在奴婢这保管着呢!”
小绿亦笑容灿烂,道:“奴婢盘点了一下,足有八千两之多。公子是个清廉之人,从来不贪,这八千两银子都是逢年过节时曾大人赏赐的。”
“八千两?这么多!”林星喜出望外,果然是烂船还有三分钉,瘦死的骆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