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页)
作,对于十分讲究抢占先机的军队来说,很大程度上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自从云济加入风雨军之后,他对于由云济、南天门合作主持的五行术的开发方向,除了火炮之外,最为关注的便是五行水晶的制作。
�只可惜时间终究太过于仓促了,以至于这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战争却丝毫不留情的爆发。如今的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只能够在徒劳的惋惜自己不能够运用这样的工具从而及时明确的掌握战场的讯息之余,不得不认命的从幕僚们所汇集的众多有用无用的情报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天赋、直觉,来做出决定大军命运的判断。
�“风侯,燕家大军传来欢呼声,似乎燕南天因为坠马重伤,而将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少壮派领袖燕耳!”
�正在风雨低头沉思之际,一名军官匆匆掀开大帐走了进来,向风雨汇报了燕家军的最新动向:“燕家军的前锋目前继续向北扩大侦骑的搜索范围,但是主阵仍旧停止行动,而且开始安营扎寨、就地休整。”
�“看来燕家军将会改变原先的战略部署!”
金岑吃了一惊,虽然他不懂军事,却也看出来如今既然燕耳这个和风雨军交手多次,一向喜欢正面交锋的将领主掌燕家军的指挥权,那么燕家军的强硬派无疑占据了上风,接下来的部署必定会有很大程度的调整。
�“大家的意见如何?”
�面对这个消息,风雨反而沉住了气,缓缓的坐回自己的位置,扫视了一遍大帐之内的将领们,不动声色的询问道。
�只是风雨没有想到,在自己话音落地之后,大营之内一反往日的活跃,竟然出人意料的沉默起来,隔了半响,在看见自己名义上的上司金岑对自己使了眼色,无形中成为长史部骨干的桓炎无可奈何的清清了嗓子,作了自己的分析:“由于燕家军补给匮乏,所以如今停止步伐,无疑是想故布疑兵之计,迫我军与其对岸相持以乘机休养,待得入夜之后,则借助天色掩护再行行动。其选择不外有二,一是甩开我军向北突进,尽早返回锦州,则凭借锦州为屏蔽,稳定西线,全力以赴平定东面诸侯;二是出其不意向南突袭,寻机重创我军尾随兵团乃至火炮部队,甚至可能兵锋直指凉城,与我军决一生死,一举解决西北。”
�然而话也仅仅到此为止。年轻的军官说到这里之后,挪动了一下自己的嘴唇,然后看了看自己的表兄雅龙,又悄悄的瞥了瞥风雨的神色,后面建议风雨军回撤的建议却终究还是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不仅是桓炎,其实长史部的很多军官都有这样的想法,当初就为了是否分兵而形成了对立的意见,在发现如今燕家军大有可能改变战略部署之后,主张力保凉城逼退燕南天的意见更是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是谁也不愿意首先开这个口。这倒不是为了顾全提出分兵过河追击建议的同僚雅龙的面子,主要还是因为揣摸着风雨的想法。
毕竟,正是在风雨的大力支持下,雅龙的分兵渡河、合围聚歼燕家军的主张方才得以通过,也导致了目前风雨军进退两难的现状,因此此刻贸然提出撤返凉城,无异就是在直接指责风雨的战略决定。
尽管长史部的年轻军官在风雨刻意的放纵之下,形成了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风气,因此即便桓炎这样的中下层军官,在面对风雨这位全军最高统帅的时候,也能够畅所欲言,然而风雨在全军的威望和影响实在无与伦比,任何否定和怀疑风雨的行为,实在不是这些年纪尚轻、资历尚浅的军官们所敢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桓炎的发言之后,紧随而来的依旧是一阵难堪的沉默,让风雨也不由略略皱起了眉,脸上一现而过怒意,正待发言,却听见有人匆匆的从大帐之外进入,并且大声的说道:“末将以为,我军还是后撤,确保凉城安全吧!”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白虎军统领朱大寿。
�实际上朱大寿也道出了在场很多军官们的心声,但也只有这位目前风雨身边唯一的一位风雨军统领,才有资格和胆量说出这样直言不讳的建议。
�素来以梗直敢言闻名的圣龙帝国前任兵部员外郎,对于眼下的战局忧心忡忡,无疑站在了保守一派的立场上,认为燕家军的补给处于绝对的劣势,只需要守住凉城,则风雨军必定能够不战而胜。
�“退守?”
�风雨苦笑,手指不禁习惯性的敲击着帐内的案几,心中却剧烈的犹豫着。
�“如果我军只求守住凉城逼退燕南天的话,当初就大可不必进行追击,任凭燕家军扬长而去,则我军就已经获取了至少名义上的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