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儿办的如何?”眼见着三司并审完就要发落他们张家人了,太后怎么能不着急?她现在就想着赶紧找到柳松言,将齐不语和柳必谦速速拉下水!
陈三弯腰:“奴才先前收到风声,好像有人在回京路上见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千言万语,汇成谢谢二字。爱你们,也感谢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的亲,让我明白不足之处。今天想了很多,不管怎样,绝不弃坑!话不多说,不然显得我矫情又做作^_^
※、第91章 满门抄斩
这几天京里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太后娘家行刺皇帝失败的那桩案子。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跟亲眼看见似的。前些天齐首辅才来这么一出;现在又是张尚书,今年的京城真热闹;老百姓自然乐得看戏。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哎;不对呀;太后娘家行刺皇帝做什么?”
“谁知道呢?估计活腻了吧。”
普通百姓才懒得理其中的弯弯绕;在他们看来;造反便意味着活腻歪了。其实;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他真的想不通,明明有那么多法子可以拦着他不去江南查舒家的事;张家的人偏偏挑了一条皇帝最最忌讳的路。看来看去,秋衡只能说他们蠢回娘胎里去了!
这种胆大包天的事自然没什么好结果。
这一日早朝,当今天子亲自定下他们的罪行,又拟好张府满门抄斩的具体日子,就等着秋后执行了。
满门抄斩,除了立威警示世人,在皇帝看来,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秋衡先前命大理寺去查芦苇荡里的贼寇、秦州城姓黄的商户以及被他带回京的那个所谓的“郎中胞弟”几者之间的关联。非常奇妙的是,所有证据销毁得一干二净,大理寺居然一无所获。除了一个一口咬定毫不知情的郎中胞弟,其他什么都没了!
一切掩饰的太完美,天子不得不警铃大作:有此等本事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所以,此番严惩张氏诸人,故意将两起谋逆案子全扣在张氏头上,秋衡是想令还未浮出水面的幕后黑手放松警惕,从而诱他们再次伺机出动。
这个法子虽然凶残,可如果不是太后娘家那些人自作孽、脑抽筋,段不会沦落至此。
太后听见这个消息时,双眼一翻,两腿一蹬,顿时晕厥过去。雅韵斋里乱成一锅粥,有人去请太医,有人去请皇帝。太医们折腾许久,太后终缓过劲来。她睁开眼,见到皇帝垂手立在一侧,一脸的无辜,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太后当即操起案上的熏香炉砸了过去!
砰的一声,沉木香的烟灰落了一地,也落了皇帝满头满脸,挺狼狈的。一时间,室内陷入某种诡异的静谧。
随侍众人不敢再逗留,纷纷低着头退了出去。到外头院子里,钱串儿忙支了一个腿脚伶俐的小太监去请皇后过来。进宫这么久,他还从没见陛下和太后之间起过这么大的冲突。钱串儿心慌的很,在院子里来回转圈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只盼皇后能赶紧过来打圆场。
镂空的纯金炉盖在地上滴溜溜打转,最后转到绣着碧海潮生纹样的黑缎靴子边,方止住转势。
秋衡弯腰捡起那枚香炉盖子,放到身侧的案桌上。他也不说话,抿着一张薄唇,双手掸了掸宽袖衣摆各处落到的沉灰,又朝太后见了个礼,毕恭毕敬道:“母后还请好生歇着,别气坏身子,朕先下去了。”
见皇帝这样,太后终于忍无可忍,啜泣道:“初苗,你这是要逼死哀家呀!”
太后根本没料到皇帝的动作会这么快,她一直以为有回旋的余地,最起码也能挨过这一年,熟料……她是完完全全没想到自己亲生儿子的心会这么很,下手又快又狠,一丁点情面都不讲!在张氏的印象里,皇帝依旧是那个小小年纪绕在她膝头的初苗,是遇见难事就会和她商量的小子。皇帝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心狠?她居然一丝一毫都没有留意!
“母后,此罪当诛九族,朕已是格外开恩了。” 皇帝淡漠道。
“初苗,你明明就知道你舅舅根本没那个胆子,他不过是想吓唬吓唬你罢了,后面那起真正的刺杀并不是他做的,你怎会不清楚?!”太后抹着泪据理力争。她今日再也不能让了,一让就真的要天人相隔,而且,他们张氏所有的美梦都要破灭!
秋衡叹气:“母后,朕清楚的很。只可惜,哪怕是想吓唬朕,也罪当致死。谁知道他除了吓唬之外,还有没有存其他的心思?母后你能担保?……还记得当年母后回家省亲,朕一时贪玩便陪你一道回去。”说到这儿,他顿住了,眉心微蹙,一双漂亮的长眸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