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轻勾起唇角笑了出来。
曲临却以为他在笑自己,脸色红了又红,气鼓鼓地道,“当然了,这些在右相大人看来我自然幼稚可笑的很,哪比得上你当年一人辩群生,巧舌服五绝的壮举。”
商夕既然早就是离风国文人学子的一个传奇,少不得有些他的传说流传出去,被曲临拿来当面说出,倒有些奇怪的意味。
商夕摇了摇头,这个若渊,要面子的紧,稍稍触动他敏感的地方,就像只炸了毛的小猫,还是赶紧安抚吧。“我不是笑你,只是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荒唐事,你说的我那些壮举,不过是强词夺理与人诡辩罢了,倒传出去惹人笑话了。”
曲临偷眼看他,见他果然不是嘲笑自己,这才吐出了一口气。
“你可还能记得当年你写的文章?”商夕又问。
曲临点点头,“自然是记得的,让我再默写一遍也没有问题。”
“那最好不过了,我来研墨,劳烦曲公子一赐墨宝。”商夕说完真的挽起袖子,端过笔墨纸砚来,细细研了桌上尚新的墨条,等曲临默写。
曲临更觉得有种怪异的味道,当朝丞相替自己研墨,这该是多大的殊荣啊。
凝了凝神,曲临回忆着当年的词句,提笔屏息,片刻后落了笔,却是挥洒不停,下笔如有神。
等曲临写完了,商夕将纸拿起,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笑道,“好一笔俊秀书法。”
曲临又开始别扭,怎么让他一夸就这么难为情呢?
商夕将曲临默写的文章折好揣进怀里,认认真真地跟他告了辞,这才往外走。
曲临送着商夕到了门口,临走前商丞相回过身问他道,“不生气了吧?”
曲临茫然,他为什么生气来着?
见他愣愣的表情,商夕开怀地笑了,这才真的转身离去。
乐琴正好经过,取笑还在愣神的曲临道,“别看了,人都走老远了。”
曲临这才回过神来,恼羞成怒地红着脸跳脚道,“你才是,找你的卫大将军调情去。”说完气鼓鼓地走了。
乐琴摇摇头,看来所有人都不太坦白啊。除了那个家伙,可他也太坦白了点,让人招架不住啊……
作者有话要说:应广大群众要求,写了丞相大人和小曲儿
35
35、查案险遇刺 话中有禅机 。。。
商夕去了封卷库查当年的卷子,因为当年扯出弊案来,所以那一年三甲的卷子并没有张榜出去。
商夕看了曲临默写的卷子,也不由得为他的文笔而喝一声好,虽然对于朝政多了几分理想化,可那个年纪又没有真的深入官场,有那样的见解也算不俗了。
而商夕犹记得那年点出三甲后皇帝亲自殿试的时候却试出了一群白痴,没理由那样的笨蛋都能中榜,曲临却中不了。也难怪当年先皇会轻易信了有人在科举上动了手脚。
他倒想看看当年的状元究竟交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卷子才让苏学士将他点中。
缓缓展开当年状元的卷子,商夕一瞬间就愣住了,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这才苦笑起来,“原来竟是这样……”
商夕将卷子收好揣入怀中,缓步往外走。崔程是不能同商夕一起进入封卷库的,此时正在外面候着,见了商夕出来,急忙上前道,“大人,可查出了什么?”
商夕微微一笑,“有了点眉目,可还需要多一点证据。”
“大人接下来想往何处去查?”崔程吩咐人将轿子抬了过来,商夕上了轿,淡淡道,“当年除了苏学士,另几位考官也先后被牵连了,不是斩了就是罢了官,能安度晚年的似乎只有一个,咱们就去拜访一下宋大人吧。”
宋祁宋明思是当年的吏部侍郎,有文思,耿忠直,当年他本也是考官之一,却在阅卷阅到一半时因为和主考苏学士起了冲突而被免了差事送回家休养。也正是因此,案子发生时并未被牵连在内。封昭登基后他就告老辞官,在京城置了间古玩字画的铺子安度晚年。
商夕和崔程先去了宋府,却被告知老爷去了字画铺子,丞相大人也不急,吩咐崔程先和轿夫们离开,自己迈着步子往字画铺去了。
方进了门,却看见了熟人,那个一身素衣,拿着副卷轴正仔细端看的人蹙着眉不知在想些什么。商夕微微一笑,走了过去。
“若渊,好巧。”
曲临抬头,看见是商夕,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没想到来这里也能遇见他。
“丞相大人也来看字画?”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