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我怎么办啊?我已经把他当作我今后找男朋友的标准了,但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和他一样好的男生了。我很矛盾! Kitty: 经常收到和你来信内容相近的信,在信里,中学生、大学生们向我们诉说自己爱上老师或是爱上长者的经历。那些孩子很专情也很痛苦,而问题常常只有一个——“你说,我们能有好结果吗?”每逢此时,我常常想起一位大学教授回忆老师的文章,那是位比他只大四岁的女老师,教授当年曾对女老师产生过“恋情”。 “当我的头顶——被私塾先生用小藤棍频频敲打过的头顶——第一次被她那只柔软的、散发着雪花膏香气的手轻轻抚摸时,我有一种有生以来第一次被‘爱’的感觉。” “我和很多被摸过头的男孩一样,每天都盼望有这样一次幸福。而且,终日没被摸过头的男孩便很晦气,很失落,很妒忌被摸过头的男孩。于是,我们对这种‘爱’有了很自私的心态——希望它永远完整地属于我们。” 接下来,当年的教授与被摸过头的男孩子一起痛恨女老师的男朋友,他们把那个男人的来信偷走,“一伙男孩旋风似地跑到无人处,将信丢在地上,你一脚我一脚地又踩又跺,还往上吐唾沫。最后,就胡乱将信团作一团,丢在草丛里或是小河沟里……” Kitty,你会说,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啦!可你知道么?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中学时代,我(吴若梅)也曾经无法克制地喜欢过政治老师。政治课被多少同学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可我和我们班的所有女生,政治课的成绩一直都是优秀。就因为教政治的胡老师是位大帅哥,你形容数学老师的溢美之词用在胡老师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见,“恋师”在大中学生中十分常见。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是少男少女性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虽然它的产生会对当事人的学习、人际交往、良好人格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甚至是消极影响,但仍然不能否认这是年轻人一种很正常的情感。 想想看,那些热切希望飞出“巢|穴”、脱离父母监护的年轻人大概会是什么样子?社会经验不足,活动能力较差,在他们感到束手无策、茫然四顾时,身边那些有智慧、有才华、充满成熟美的长者,便自然而然闯入他们的心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上面提到的大学教授当年眷恋女老师、我和我的女伴们喜欢胡老师、当然也包括Kitty爱上数学老师……这种对长者的迷恋,属于学生对老师单向的眷恋,经过一段时间的迷失之后,当事人会自然回归,走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就像那位教授写出如此美文回忆往事;就像我和我当年的女伴们,聚会时饶有兴趣地聊起当年的“恋情”;总有一天,Kitty也会为自己的天真笑出声的。信不信由你,你今天的热情很快会消失,你会把同龄异性作为眷恋、向往的对象。 其实,导致长者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的中学教育存在一些不利于少男少女性发育的禁锢,异性茭往始终处在被贬低、被排斥的状态。这会使那些性格内向、传统观念较强的孩子为满足与异性茭往的需要,转而把目光投向身边的老师或其他成年人。这样做,既避免了舆论压力,又在满足心理需求之后不受指责。 Kitty,还有一点你注意到了吗?如今的社会还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性长者一般比女性更拥有社会地位和尊严,他们对于不谙世事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成年男人具有令人羡慕、吸引少女的优点——学识渊博、社会地位高、经验丰富、和蔼可亲、待人诚恳、拥有财富、性经验丰富等等,还有的成年男人生活经历曲折、坎坷,令人同情,这都是使少女投入情感的依托。一个未成年的女孩不可能不被这样的男人吸引。 导致“恋师”或“长者恋”,特殊的生活经历也可能成为诱因。比如,少女从小缺少父爱;少女自幼与单身母亲生活在一起;家庭经济窘迫;过于浪漫或过于虚荣;极富同情心;盲目崇拜他人等等,都可能导致发生类似的恋情。 “恋师”与“长者恋”在生活中不可能杜绝,但并不是不可以避免。最好的方法是:开拓视野并勇敢地与同龄人交往;在与长者交往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作为学生,给予师长的爱是敬重与爱戴,而这种爱是对父兄之爱,与情侣之爱不能相提并论。
爱上老师的Kitty(2)
Kitty,让我们看看另一封来信,是舒彤同学来信中的一段:“我有个好朋友,她是女生,在北京一所市重点上高一。刚开学时,她很喜欢她的化学老师,化学老师要比她大十六七岁。后来,化学老师知道她喜欢自己,居然主动和她交往。说自己如何喜欢她,希望她别离开自己,诸如此类的话。真是骇人听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