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2/4 页)
让他来和我争夺皇位。”
赵惇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这么做。
争储也是一种锻炼,连自己兄弟都斗不过,以后登基如何和大宋的文臣斗……大宋的文臣,可不比兄弟争储这般明朗。
皇甫坦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
柳子承要保守一些,“也许官家并不这么想,只是单纯的赏赐李凤梧呢?”
赵惇和皇甫坦同时苦笑,“谁信呢?”
就算是自己信,然而朝臣会这么想?
此消彼长,必然有人要去依附于赵恺,做一个扶龙之臣,这很可能导致形成一股潮流,那样的话赵恺的势力将会日愈壮大。
柳子承沉默了一阵,问赵惇,“殿下,汤相公那边怎么说?”
赵惇苦笑,“他没有表态,不过也没有明确说不支持我。”
柳子承点头,“这就是汤相公的立身之道,比李凤梧来得更清白,可以说,汤相公和赵珲、龙大渊、曾觌以及赵作仁一般,都不会轻易涉及到争储一事中去。”
皇甫坦笑了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放一把火,把汤相公逼到我们这边来?”
柳子承和赵惇眼睛一亮。
两个人第一次觉得,皇甫坦终于想了个妙计出来。
不过如何防火逼迫汤思退是个问题。
毕竟是如今相位稳固的大宋左相,很难让他中计。
李凤娘终于从恍惚走了回来,轻轻的说了句,“他不是有个儿子是兵部尚书么,想办法把汤硕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赶下来,再推倒赵恺头上,汤思退会不会因此怀恨在心?”
都说人在绝境下的力量是无穷的。
到了这个时候,一个皇甫坦,一个李凤娘,一前一后说了两个点子,顿时让柳子承和赵惇精神振奋起来。
柳子承一边沉吟一边道:“这是个可行之计,如果成功,能得到汤思退的支持,很可能会板上钉钉——”
赵惇也点头,“只是还需要防备一下,右相张杓,这人自赵愭薨后,就一直低调起来,但我总觉得,张杓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
皇甫坦笑了笑,“那很简单,可以使出驱狼吞虎之计,让张杓和汤硕争斗一番,若是张杓胜了,汤硕被赶下兵部尚书的位置,汤思退自然会以为张杓倒向了赵恺,若是汤硕胜了,那么张杓被罢相的话,对我们也没有影响——”
“我们还能借机拉拢张杓!”赵惇灵犀突至。
柳子承大为吃惊。
一直觉得,赵惇并没有如此敏智,现在看来,这货似乎一直在装啊。
不过这个主意确实可行。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
柳子承沉吟了许久,才道:“兵部有人吗?”
赵惇笑了,“有人,官职不低,绝对可以代表兵部意思。”
柳子承不想问,但又忍不住不问,“韩侂锵?”
韩侂锵和韩诚父子表现的很模糊,根本看不出他们的站队,但因为韩侂胄的缘故,柳子承总觉得这对父子应该是支持赵惇的。
赵惇摇头,“另外一位侍郎,王佐。”
状元,王佐!
柳子承吃了一惊。
“是他?”旋即又道:“官家如今屡屡敲打户部尚书曾怀,而且看情况,曾怀的户部尚书可能不久矣,下一任户部尚书,很可能是王佐,他会在这个时候冒险么……”
下一步就是六部大佬之一的户部尚书。
王佐就算被赵惇拉拢,也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这种冒险举动。
因为若是做错一步,他的尚书位置就黄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秽王之策
而王佐虽然在中枢表现卓越,但却没有耀眼的功劳,若是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恐怕再也无法登上六部尚书的位置。
当然——他的仕途巅峰,大概也就是个一部尚书。
王佐是个老臣。
山阴人,字宣子,号敬斋。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状元。中状元后,授承事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未及赴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当时秦桧专权,其子秦熺为提举秘书,众人纷纷趋附,唯独王佐未尝妄交一语,以至忤怒秦熺,被外放。
秦桧死后,王佐为秘书郎,领右司郎。
不久,被台臣评罢。
后经张浚荐举,王佐任职中书门下省,政事得力,屡屡跃升,海陵王南侵,王佐参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