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页)
况且这事么……本来就是自己想从魏族拿钱。
怎么看都是自己惹是生非。
于是问道:“还请老爷子指点迷津。”
魏半山抚须而笑,这小子不错啊不错,丝毫没有年轻的跋扈张扬,难怪不得能被官家看重,大宋雏凤,今儿个算是见识了。
不仅是雏凤,也是小狐狸。
“李知县饱读诗书十余年,一朝中举便做了个一县之主,主一县之政,或应该知晓的罢,令出于口,其行在属。”
令出于口,其行在属。
这句话出自孟子,又有人说出自韩非子,不过已无可考的资料。
意思就是说,主政的官员发出政令,但落实施行的却是下属。
言下之意提醒李凤梧,你的下属很可能背着你阴奉阳违,你要不要问下我究竟是什么事呢?
李凤梧当然明白,做诧异状,“不明白老爷子所言何事?”
魏半山眯缝着眼,仔细的看着李凤梧,想从他面上看出丝毫端倪。
不过有些失望。
李凤梧一脸诚恳,好像真是不知情一般。
但他真可能不知情?
魏半山心中冷笑了一声,果然是只小狐狸。
并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左右。
李凤梧挥挥手,示意立在门口的两个皂隶离开,又将奉茶伺候的丫鬟赶走后,这才等着魏半山开口。
魏半山端起茶杯,荡了荡茶叶,又吹了口气,浅抿了一口。
李凤梧也不急,也如法炮制喝了一口。
当然,没有送客的意思。
魏半山沉默了一阵,才道:“李知县可知晓我族子弟魏疏柳失踪一案?”
李凤梧做震惊状,“岂能不知,到得襄阳后第一件事,便是从黄斐弘等处了解案情,希望能为老爷子分忧解愁,找回失踪的小娘子!”
顿了一顿,又一脸茫然的道:“不过随着晚生深入了解案情,发现此案并非表面上的那般简单,是以晚生也有些犹豫。”
魏半山有些尴尬,毕竟这事确实有损魏族颜面。
叹了口气道:“疏柳顽劣,给李知县添麻烦了。”
李凤梧挥手,“老爷子哪里话,麻烦倒是不怕,就是棘手,不知此事当如何处理,既不能让老爷子为难,可也总不能真让谦白之人蒙受牢狱之灾,永无翻身之日吧?”
叹了口气,“如此,良心难安呐。”(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互相伤害吧
魏半山默然了。
大凡大宋的读书人,只要不是脚底流脓头顶生疮坏透顶的人,经历过诸多圣贤书侵染,纵然是经历了官场磨砺,终究还是有良心的。
魏半山能经营魏族成为襄阳第一望族,并不是纯粹靠他姑奶奶鲁国夫人魏玩的余荫。
自身才华是一项。
为人正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
是以听到李凤梧此言,确实有刹那的纠结。
如果真按拐卖处理,卢震这小伙子这辈子都完了。
说句良心话,这小伙子其实还算可以,五官清秀为人随和,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那不是没有机会么,若是给他机会,未尝不能一飞冲天啊。
但若不按失踪处理,私奔这个词,魏族背负得极为难堪。
如此权衡之下,貌似只有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但魏半山还没说话,就听得李凤梧文不对题的道:“话说回来,朱别驾还没进襄阳城,貌似城内就有不利于魏族的流言蜚语,这襄阳人也真是吃里扒外,如此行径,实为我辈之不齿。”
魏半山顿时没好气的道:“此事老朽不会就此罢休的,他日必然还于始作俑者。”
李凤梧吓了一跳,还以为魏半山知晓了自己就是幕后黑手,不过定神一看,发现魏半山并没有怀疑自己。
不由暗暗出了口气。
“老爷子说的是,这等腌臜小人,必然要叫他付出代价!”心里却有些不爽,尼玛,说自己腌臜小人啊,真是忧伤。
魏半山大生知音之感,嗯,这小狐狸还是不错的……
笑道:“襄阳就这么一亩三分地,有心人做了亏心事,断然逃不过老朽双眼,不过话谁说回来,这并不是当务之急。”
李凤梧忽然压低声音,“老爷子也知晓了?”
魏半山点头,“只是不知道在何处。”
李凤梧笑了笑,“不巧的很,晚生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