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页)
状元。
三鼎甲席间,黄洽还能怡然自得,毕竟是个四十岁的老油条,见过的世面不要太多,早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
但木待问不一样啊。
二十四岁,又高中状元,金榜题名,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正是这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候。
然而游街被李凤梧抢了风头,如今琼林宴,官家无视自己,而请李凤梧对饮,怎么看都像是在对天下人说,李凤梧才是正儿八经的状元。
自己这状元不过是个摆设。
脸色如猪肝。
举杯的手轻微颤抖,内心情绪接连变幻,如果这不是琼林宴,恐怕已起身摔杯而去。
原本想来,几百位新科进士望向自己的目光,本是艳慕。
如今看来,尽是讽刺。
万众瞩目,众人仰望,官家对饮,笑傲琼林。
这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如今全在探花郎李凤梧一身。
木待问握杯的手紧了紧。
我会记住今日的耻辱,将来百千倍的还给你,李凤梧!
还有,官家。
在以后的莫一天,我一定要让你为今日而后悔。
我木待问,毕将雏凤踩于脚下!
黄洽看着木待问神色变幻,心里叹了口气……咱们这位状元郎还不明白,一甲及第,状元只是一时风光,但在官家眼里,一甲十人差距不大。
官家要的是经国谋政才略,而不是文章学华。
殊不知自科举一来,状元头名成为权倾朝堂之人的成材率,远不及一甲其余进士。
多少状元郎,一朝辉煌后便泯然众人。
以我大宋为例,范仲淹、王安石、韩琦、富弼这些名相,哪个是状元?
比如皇佑元年的状元冯京,既有人样子之美貌,又有苏仙之才情,当时之辉煌轰动,俨然天下恩宠于一身,可如今又有谁知?
第一日游街、琼林宴。
第二日游街、孔庙题名碑。
第三日游街、金明池宴。
三日游街,李凤梧之名响彻大街小巷,闯入无数少女春闺梦里。
临安只闻雏凤声,不及状元名。
就连金明池宴中,李凤梧也独得恩宠,能有幸和三位皇子一起,陪着官家在金明池游玩……这待遇古往今来大概也只有一人了。
且不知什么时候,临安城内,有人传言:李家雏凤,十六年愚钝,两载读书,便取探花。
经由建康籍京官证实后,这事让大宋临安越发沸腾。
又从朝堂之中流传出消息,出使金国期间,李凤梧以对子气晕了四元状元孟宗献。
好家伙,这下子临安彻底疯了。
将刘仲洙气得吐血,临安人已有耳闻,先在听闻得连千古独一位的四元状元孟宗献也被他气晕,这能力这才华,只用万古惊艳一雏凤来形容了。
那可是四元状元孟宗献!
四元状元,何等惊艳。
却依然敌不过我们的大宋雏凤,与有荣焉之时,无人不为李凤梧之才心服口服。
这才是我大宋士子。
快哉我辈读书人!
若是先前,还有人对李凤梧这个探花不服气,只当是他出使金国之后,官家没有重赏,在科举上对他的弥补。
那么这件事被证实后,就连丘崈、吕祖谦这种大才,也彻底服气。
大宋朝从来不差才子。
远的苏仙不提,近的二程,更近的陆游、周必大、杨万里……
但试问天下才子,又有几人能做到。
从蒙学到科举,只用两年,便一甲及第,还是个探花郎!
出使金国,气血刘仲洙,气晕孟宗献,就是让大宋的大众情人苏仙来,也做不到啊……
临安处处小娘子,只闻雏凤声,愿得长相守。
今日的李凤梧,便俨然真成了大宋国民官人——梧桐公社外面的酒肆茶楼可赚翻了天,每日都是人满为患,又大多是大户人家的女眷。
以一见探花郎为荣。
甚至又闹出了个笑话,工部尚书王望北那一直没嫁出去的大女儿****怀终于嫁出去了,嫁给临安一位富贾人家的嫡长子。
新婚之夜洞房花烛,本是美好的事情。
却不料当夜那位新郎无比郁闷的大说要休妻,具体缘由被听墙角的狐朋好友传了出来:原来是情到深处时,咱们工部尚书的千金****怀轻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