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页)
恺耸耸肩,“不是我一个人如此觉得啊,赵司业也觉得你那字太丑,选进一甲压力很大。”
笑了笑又道:“万幸你的字丑。”
李凤梧震惊莫名,“我进一甲,你动了手脚?”
按理说不可能啊,赵云宸不可能看见自己的试卷,他看见的都是誊录之后的试卷,怎么可能知晓自己的字丑。
赵恺摇摇头,“我哪有那个能耐,就算有也不敢啊……”
李凤梧越发茫然。
赵恺只得解释道:“选定一甲十份卷子后,是要和原卷比对的。”
李凤梧恍然大悟。
科举这东西确实细腻,尤其是关于一甲二甲,朝廷绝对不会让其出任何一点差池,时候比对原卷也是手段之一。
“今儿个来有什么事?”
赵恺沉默了一阵,片刻后才忧心忡忡的道:“大比之后,朝堂重心将在和谈之上,可是和谈之后呢……”
李凤梧哈哈笑了笑。
我就说嘛,赵恺这货怎么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梧桐公社,感情是着急了,不知道是受赵惇迎娶李凤娘的打击,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说来也是,赵愭在乾道元年,也就是明年被立为太子。
那么,立储一事在今年就应该被提出。
鉴于当今局势,立储不可能在宋金和谈期间提出,只能是和谈后。
难怪赵恺有些急了。
一旦立了太子,他赵恺的机会就越发渺茫了。
皇帝的儿子,又有几个不希望当皇帝?
当然了,赵惇那个儿子赵扩是个异类。
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孝宗赵昚去世,光宗赵惇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
大臣们只好请太皇太后吴氏代替光宗举行祭礼。
大臣又奏光宗说:“皇子嘉王扩,一向仁慈孝顺,应立于储君,以安定人心。”
光宗无奈,只好批示:“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在举行祭礼时,赵汝愚等率文武百官在孝宗灵柩前请求太皇太后吴氏宣示光宗禅位诏,太皇太后吴氏宣读:“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
赵汝愚出来后,把太皇太后的意思告诉宁宗。
宁宗却吓得抱住柱子不敢登基为帝,坚决推辞道:“我不想当皇帝啊,我害怕会背负上不孝的罪名啊……”
赵汝愚说:“天子应当以安定社稷、国家为孝,如今朝廷内外忧心忡忡,害怕混乱,万一发生意外变故,置太上皇于何地?”
大臣们这才把嘉王赵扩从人群中拥出,赵扩却推辞说:“上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后吴氏立刻命太监说:“去拿黄袍来,我亲自给他穿上。”
赵扩这才登基。
可见,赵扩心中对皇帝这个位置是真心没欲望的,这在历史上绝对是个不可多见的异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魏家千金出西辽
李凤梧点点头。
确实,以赵恺现在在赵昚心中的分量,一旦立储,首选必然是赵愭,其次是赵惇,根本不会考虑赵恺。
而一旦确立太子,再想翻盘,难愈登天。
万一这次赵愭不会病死了呢?
为什么宋金和谈一定下来,赵昚第二年就立了太子?
李凤梧不知道历史真相如何,但这应该和赵昚的雄心壮志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有关,隆兴和谈最后不仅割让了海泗唐邓四州。
最后加割了商、秦两州。
这让锐意北上的赵昚在隆兴元年末和乾道元年间无比颓败。
一时没了雄心,再被臣子一顿狂奏。
因此立储赵愭,便在情理之中了,否则刚登基两年就立储,怎么都说不过去。
一念及此,李凤梧盯着赵恺,“你得离开临安了。”
短期内,赵恺在立储一事上争不过赵愭和赵惇,那么就只能从赵昚这里着手,不能让这位君主失去雄心。
所以接下来的宋金战事,必须胜。
如此,才能让赵昚看见北上的希望,才能让他不生出立储之心。
李凤梧不得不如此选择。
一者是为了赵恺争储的希望,一者是为了自己。
赵愭或者赵惇登上太子位,自己都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只能助赵恺。
好在赵恺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按照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