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页)
均海拔六千多米,地形是世界上最崎呕不平的,根本不是打仗的地方。要
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不亚于当年的汉尼拔和苏沃洛夫之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而且可以说比后者还要困难,因
为在这一地区还有印军大量的山地部队。
高原集群的山地步兵需要通过原始而神秘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探险家眼里是“地球最后的秘境”。
陡壁、恶瘴、密林、巨蟒,江水咆哮,阴雨沥沥,'奇‘书‘网‘整。理提。供'再加上部队的卫星电话天线转尽角度也对不到印度洋空
的通信卫星,部队所有电台都和大本营失去联络这一切都加重了走进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解放军山
地步兵的孤独感。
参天古木挂满松茸,热带雨林托举冰川,粗藤盘折,荆棘载途。虽然万里晴空,骄阳似火。雨林中,
却暗无天日。战士们脚下的枯叶盈尺,不时踩出一条栖睡的毒蛇来。
树叶上迷彩色的旱蚂蟥像蛇一样晃头直立,发出一片“嗖嗖”声。要不是事先在身上涂有防虫膏,他
们早被这些蚂蟥吸成无血僵尸了。就是万分小心情况下,有的战士一摸脖子,还能甩下一条长蛇,令人毛
骨悚然。
就在这恐怖残酷的“死亡峡谷”,山地步兵刚毅顽强的战斗素质得到充份展现。刚在海拔5000米
的雪线上消灭了一支印军巡逻队的先锋部队,冲下峡谷区,凿石定绳索,飞身越过山涧,直取印度边境指
挥所。攀登、格斗、捕俘,似山猿,如猛虎,一气呵成,让印军无还手之机。
先锋部队立刻在大峡谷纵深的几处沙丘平台开辟直升机机降场,迎接主力到来。
警戒部队在搜索周围的同时,也顺手牵羊,用匕首飞刀取山鼠,还带回一袋袋“狼血菜”等十几种大
峡谷可食用植物。炊事班虽然装备先进的无烟无光灶,但仍在延长的灶沟上扎出密密的散热孔,把红外特
征减到最小。
在西边高原上,解放军高原集群采取了堪称世界陆战史上惊人的大胆果断行动使用大型起重直升
飞机,把数字化空突部队所缺乏的装甲运兵车、2010型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等重装备运到了
山脉另一侧的集结地。承担此项任务的,主要是载运量接近四十吨的米─12超大型直升飞机。装备更重
坦克和装甲车辆共有一个师的解放军装甲部队于3月24日黄昏开始通过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的山间
道路较少,有些地段根本没有道路,只有一些山间小路,时常需要用炸药炸宽;道路坡度较大,平均超过
45度,这些给部队行动造成了很大困难。军区坦克独立团爬上3号山口就用了8个多小时,平均每小时
只行进5─6公里,最后采用陡峭阶段建拖车站并结合大型直升运输机吊运才加快了步伐。
军区坦克独立团从3月25日凌晨开始下山,天又下起了大雨,某些地段轮胎车辆需要牵引才能通过,
抢救器材颇感不足,给部队行动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困难。尽管如此,行动迅速的军区坦克独立团,仍于3
月25日日终时占领了尼泊尔北部,打通了同西藏的陆路交通。
3月26日,高原集群装甲部队的主力和集群后勤部队便在这一地区汇合。当这支后勤部队加油车抵
近加油时,刚从平原调到高原的战士们惊奇了:只见两台20管群车加油车迅速“一”字排开,每台加油
车上像变魔术般地伸出了20根加油管,同时为10辆坦克加油完毕,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山区饮水困难,这支后勤部队也带来了水质净化车。每台每小时可净化水2吨,河水、湖水、雨积水、
涝坝水,转眼间都能变成清冽甜水,随时随地满足野战条件下部队需要。高原寒夜,大地墨染;百座军帐,
却灿若星河。后勤部队野战拖车电站大显身手,持续不断地供电,使所有装备都可满负荷工作。
3月27日,经过休整后的高原集群高效率地清除了印度军队在加德满都地区的最后抵抗,并突入恒
河平原,打开了战役的胜利之门。高原集群装甲部队行动迅速,先敌抢占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各山哑口,从
而避免了在山区陷入持久战,保障了集群的主力前出到印度山地兵团的后方。这一地区的印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