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劫,而且目标经常是针对中国人,一
是能来这旅游的中国人都比较有钱,
方 二是习惯随身带较多的现金。我们倒是看到教堂门前的广场和台阶上,确实有不少衣着破烂的当地人在那里游荡,但是否真的那么危险?不得而知。只能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仍由导游摆布了。沿途看到很多民宅的墙上,都牵着电网,据说就是为防盗用的。圣保罗的街头,几乎见不到自行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的自行车还是很重要的代步工具,随着经济的起飞,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自行车逐渐被淘汰,代之以汽车。2000多万人口的圣保罗,有汽车700多万辆,所以平常堵车也很厉害。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假日,很多人都到外地海边休假去了,所以不怎么堵车了。当地人开的车,以大众和现代为主,好车不多,至少比北京少多了,而且车一般都很破。为了环保,加油站一般都同时供应两种燃料:一种是汽油,2块多巴币1升;一种是用甘蔗制成的植物酒精,1块多钱1升,很多车主都愿意选用这种植物燃料。圣保罗始建于1554年,以天主教圣徒保罗的名字命名。它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也是全国最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以及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巴西经济的火车头”之称,有如中国的上海。18日上午,我们乘车游览了圣保罗著名的保利斯塔(PAULISTA)金融街。100多幢工商金融的办公大楼,比肩接踵,美观别致,集中着数十家巴西和世界各国的著名银行,还有圣保罗工业联盟旗下的1万余家会员工厂和公司。不足3公里的保利斯塔金融街,是巴西全国的经济神经中枢。导游老刘说:“我儿子大学毕业在上海上班,我有意让他来圣保罗工作。儿子过来看了一下,说:‘我还是回上海吧,这里比上海差远了。’”表现南美先人的拓荒者雕像;导游说;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东方面孔;被指为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中国人 2008年11月18日摄走马观花巴阿秘之二贝洛购物记
走马观花巴阿秘(2)
18日上午,在赶往圣保罗机场的路上,导游特意安排我们吃了一次农家饭。这是一处路边店,类似我们城市郊区的农家乐。但装饰得闲适雅致,有点到了酒吧的感觉,其制作的巴西烤肉,脆香可口。中午飞往巴西第三大城市贝洛。这个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其实处在矿区,20年前完全按城市规划设计建成。依山而建的贝洛,建筑多为钢筋水泥结构,整齐划一,建筑样式和风格也比较简单,灰不溜秋的,有点像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城市面貌。值得一说的大概就是教皇广场、阪布利亚湖和弗朗西斯克教堂。教皇广场建在山上,站在那里正好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市。据说教皇保罗二世曾在此对教民发表演讲,是为纪念此事而修建的,纪念碑为钢结构,造型很怪异,就像是几块钢板拼接而成的,且锈迹斑斑。倒是阪布利亚湖湖边的弗朗西斯克教堂更有特色,远看根本看不出是个教堂,更像一个“海底世界”的入口,旁边高耸的十字架,才让人明白过来。这个教堂是著名的法国设计师奥斯卡设计的,教堂设计成功后,巴西有关部门把贝洛和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都交由他为主来设计建设了。同事的数码相机充电器未带,想去买一个。导游带我们去一个大超市门口的数码相机专卖店,服务员一看相机,说你这个太先进了,我们这儿没有159圣保罗郊区的农家餐馆 2008年11月18日摄匹配的充电器,倒有中国生产的万用充电器可以试试。结果同事干脆想买一款奥林巴斯的新相机,价格换算后大约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多一点。巴西的电器产品,和中国好像有“隔代”的感觉。手机的款式大约和中国2000年的时候差不多,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了,液晶显示屏的电视机是奢侈品,空调大部分还是窗式的,分体式的还不多见。同方 样的电子产品,价格也都比中国国内贵很多。我有一款SONY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电池出了问题,想买一块新的,服务员说你这个太先进,我们这儿现在没货。我问价格,答170元巴币,相当于600多元人民币。同事刷卡买相机,服务员问是分期付款吗?同事说,不,一次性付款。服务员露出惊异的神色,继而欣喜不已,朝我们竖起大拇指。原来,在巴西购物,少有一次性付款的习惯,全都是分期付款。即使是一双100来块钱的皮鞋,只要在7年之内还清就没问题。经常有分期付款买汽车的,车都快开烂了,车款还没还完。在我们和服务员说话的时候,一东方人模样的老者也在柜台边听我们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