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的,但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就会有很多眼睛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特别关注。不过,别怕,妈妈相信你,会让那些嚼舌头的人闭嘴的。妈妈也是从最基层干起的,是从储蓄员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子,银行的每一个岗位我都干过。现在没有一个人在业务上能欺骗我,就因为银行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熟悉。你没去上大学,早早参加工作也有好处,等你的同学毕业出来,你已经有四年工龄,在业务上都能独挡一面了。你好好干,前途不会比那些上大学的同学差。”
“妈妈,我知道了。我不会给你丢脸的,我要让全行的人都知道,王行长的女儿同样优秀,我要让你以我为荣。”我一字一句的对妈妈发誓。
妈妈有些激动地抱住了我。在我的记忆里,这是童年之后,我们母女俩第一次拥抱。
不久我又报考了电大,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上课。周末也不出去玩,在家看书或练习银行业务基本功。
我第一次感觉我真的是妈妈的女儿,身上有着她的遗传基因。我对银行的业务有一种天生的感觉,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行里经常举行业务考核,我每次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两年后,在全行举行的业务技能竞赛中,我获得珠算和点钞比赛的冠军。
这一成绩把全行都震动了。要知道参加比赛的成员有许多老员工,他们已经工作了十几二十年,每天都在和算盘和钞票打交道,而我是刚刚上岗两年的新人。
因为我是王行长的女儿,这一成绩就更加引人瞩目。我成了别人奉承母亲的话题。
常常有人到母亲面前提起我,夸奖我是如何聪明能干,谦虚好学,母亲如何教子有方,甚至有人说我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母亲。
明明知道是奉承,母亲听了还是很高兴,我在行里的表现给她的形象增添了光彩。她笑眯眯地答道:“海棠才20岁,前面的路还长着呢。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就是比我强,也是应该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嘛!”
我所属的办事处的主任叫王霞,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姐,见了我比见了亲妹妹还亲切。拍着我的肩膀,把我从头夸到脚,我的相貌穿着和工作都是她夸奖的话题。
她常在开会的时候表扬我:“别看海棠是王行长的女儿,却一点干部子弟的骄矜都没有,对长辈彬彬有礼,对同辈热情友善。头脑清醒,手脚麻利,刚参加工作两年,业务水平就已经超过了许多老同志。大家要好好向她学习。”
在私下的场合里,她常常对同事们说:“没想到王行长的女儿这么漂亮,身材气质一流,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就是穿着我们银行的制服都像个明星。”
她主动和我交朋友,常常叫我去她家玩。她家有个6岁的女儿,特别喜欢我,每次见了我就缠住我不肯放手。每过一段时间,王霞主任就对我说她女儿想 “海棠阿姨”了,闹着要见我,于是我就跟着她回家。
我们所的其他同事也对我很好,所主任对我更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用领导的口气和我说话。但我并没有因此就得意忘形。我对所有的同事的态度都是友善的,不卑不亢的。不仅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无可挑剔,还常常主动帮助别的同事。
我不觉得王霞主任和同事们对我的友好是因为我是行长的女儿。或许刚开始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交往久了,就会露出真性情,付出真感情。我觉得他们对我的好,是真诚的。我对他们也一样。
()
年底行里评先进工作者,每个办事处只有三个名额,我的得票是第一。我还被授予“业务标兵”的称号,得了一个镀金的奖杯,被母亲放在客厅的电视柜上。
不久,我被调到一个新开的储蓄所当所主任,还入了党,介绍人就是我的办事处主任王霞。这一年,我刚满20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六章 又遇见韩勇
一天傍晚,我下了班,走出储蓄所的大门,看到一个穿警服的男子等在门口。那人见我出来,迎了上来,叫了一声:“海棠。”
我定眼一看,认出是韩勇。我想起来,当年他考上的是警校。两年过去了,他已经毕业,成为一名警察了。
“海棠,还记得我吗?在龙城一中的时候,我和你同一届,是理科(三)班的,有印象吗?我叫韩勇。”我想起来,我们在学校时从来没有说过话,他以为我不认识他,所以才有此一问。
我笑了,故意说:“没什么印象了,但有点面熟。”
“面熟就好,你相信我们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