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城,并将所带军粮接济城中百姓军士。张全义更是感激,亲自操刀宰杀了自己那匹马,带着马肉来到城外营寨犒军。同时上书朱温,愿意以河南依附汴州,请求派一员将留守河阳。朱温见敬翔三计均成,喜不自胜,于是允诺张全义所请,命丁会为河阳留守,葛从周部仍然率军回归汴州。自此,河南一地平定,又成了朱温的属地。
朱温仔细考虑了一下当前的局势,秦宗权的威胁可以不必考虑,兖郓的兵马借了过来,河南从此也是自己的管辖范围了。在河阳一战中和李克用军队再一次短兵相接,新仇旧恨聚在一起,李克用必然咽不下这口气,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先动手。于是立刻给朝廷上书,说李克用自收复长安后,不思朝廷尽弃前嫌,不计较他还是戴罪之身,起用他迎战黄巢,反而恃功生骄,各方藩镇稍有不从,便大军压境抢城夺县,搅得四邻不安。前次更和李昌符、朱玫失和,竟至杀到长安城去,隐含谋反之意,请唐昭宗这便下旨,削夺李克用的官爵,并且派兵去讨伐他,自己自然是万死不辞。朱温早已派人联络好了云中防御使赫连铎和卢龙节度使李匡威,至此署上三个人的姓名便递往朝廷。
※虹※桥※书※吧※BOOK。
第50节:后梁枭雄录(50)
唐僖宗早已病故,现在的唐昭宗稍微有点见识,不像僖宗那样昏庸,接到三个人的联名信后,立刻招来朝中大臣商议。大部分官员明白这是朱温借刀杀人之计,都纷纷表态说不能同意。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偏偏宰相张浚出列说道:“当年先帝被赶到山南地区,纯粹是因为李克用引军逼进长安。从那以后,朝廷一直害怕河东、河中、河朔三地联手,现在河中河朔都异口同声请求征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希望陛下授我权柄,我立刻亲自统兵去征讨。”枢密使杨复恭却不同意:“先帝当年出逃长安,虽说是藩镇势力太强,但也是因为朝中臣子遇事便惊慌失措,处置失当所致。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怎么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地给李克用安个罪名,然后派兵征讨,自己发动战争呢?”僖宗重病垂危之时,是杨复恭一手把寿王,也就是现在的昭宗扶持上皇位的,所以他权高位重,说出的话来相当有分量,张浚根本没有他的影响力。于是昭宗点头说:“李克用当年战败黄巢,是有兴复大功的将领,现在局势稳定了就去征讨他,未免有些不公平。”便另议他事。
谁知到了晚上,另一位宰相孔纬却夜入宫内,奏报唐昭宗:“陛下爱惜李克用曾经的贡献,但那只是一时的功劳;而张浚宰相话中所讲的道理,却是对唐王朝万世都有利的。今天朝上臣与众大臣不敢支持张浚,是因为杨复恭势大,独揽朝政,擅自专权。陛下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张浚领兵出外,以达到牵制杨复恭的目的。”这话正好说中了昭宗的心病。第二天,昭宗临朝颁发圣旨,以张浚为河东行营招讨使,朱温为南面招讨使,王镕为东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削夺李克用所有官爵,命各军立刻出发前去征讨。
杨复恭和李克用交情不错,于是暗自派人去通风报信。
张浚立刻传令宣武、镇国、静难、凤翔、保大诸军,要他们即日派兵同会晋州。朱温早就把军队准备妥当了,但不是要听从张浚的命令,而是准备趁各路军马围攻河东的时候,趁乱取了昭义军。那昭义军节度使李克恭是李克用的从弟,如果能取了昭义的泽州和潞州,就好比斩断了李克用的一条臂膀。哪知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大军还没有出发,就接到潞州牙将安居受的一封书信,信中说李克恭残暴,自己已经率众烧死了李克恭,情愿将潞州献给朱温,请他速速派兵前来助守。那时候朱温大军还在汴州,一时之间赶不过去,于是调派河阳将朱崇节前去接管。李克用听说潞州的军队反叛,立刻派康君立、李存孝二人领兵来夺取潞州。朱崇节前脚才进潞州,康君立和李存孝率军后脚就赶到了,绕城骂战。朱崇节不知好歹出城去迎战,第一仗便被李存孝砸烂马头,拼死才跑回城中;第二次又差点被李存孝生擒,于是再也不出战,只是一味据守,等待援军到来。
朱温听说朱崇节虽然取了潞州,却被李存孝率军围攻,连忙命令河阳将邓季筠先率兵去攻打泽州,以牵制李克用的兵力,然后命令葛从周带上张氏兄弟去潞州解围。
王彦章这两天有点不太舒服,躺在营帐中休息,听说围困潞州的有李存孝,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精神抖擞地来见朱温,一定要随同葛从周一起去潞州,与李存孝一决高下。朱温看他主意非常坚定,就应允了。葛从周领兵昼夜急行,数日便赶到了潞州城下,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