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页)
与听到先帝与她对奕。品茶。气氛微妙的谈论。地位相当超然。
而更妙的是。薛皇后本身并无所出。养在她名下的吴王十二岁時不幸自马上摔下。身有残疾。继承大统无望。
若是他能说服她乃至整个薛家。旗帜鲜明在站在他身边。何愁大事不成。
薛皇后病故不到半年。很快镇国大将军薛启夫妇又双双阵亡。
噩耗传来。宫中皆是势利之人。难免墙倒众人推。
太妃与先帝的口头约定。连薛皇后都不知情。何况敬王。
他想着与薛素素的感情不可能有结果。便寄希望太妃能助他成就大业。自然免不了明里暗中多次提及。
薛素素是个极高傲的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更不容许自己失败。
眼见他视权力比感情重要。将自己排在皇位之后。如何能忍。
遂决定挥慧剑斩情丝。抢先把窗户纸捅破。跟敬王谈起了条件:。助你登上大位可以。但你百年后要把皇位传给我的儿子
她想得很清楚。她已经二十四岁。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而先帝的身体看上去还很健康。既便等到他殡天后。真能如约还她自由。也已人老珠黄。
既然这辈子注定了要孤苦一生。倒不如放手一博。替自己的儿子挣份好前程。
但先帝那時虽说老当益壮。毕竟已近花甲。怕是没法等到她的孩子成年。
其他的皇子都已成年。她就算再厉害。再会谋划。幼子寡母。又如何争得过那些羽翼。的皇兄。
几夜不眠。多方考虑。终于想出了折衷的法子。
至于敬王。只要能登上皇位。百年后传位何人。自可慢慢可图谋划。
薛素素的提议对他。可说有百利无一害。
两人一拍即合。也就有了那份盖着敬王印鉴的。传位诏书
敬王若不能登基。则这份诏书自然毫无意义;一旦他登上九五身披龙袍。则在他百年之后。她便能执此诏书。扶自己的儿子上位。
这份诏书。将她和敬王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将敬王最后一点疑心尽去。却也将薛素素的心伤了彻底。
签下诏书的当夜。她便去了御书房。主动向先帝献身。
这便是备受后人诟责。在大夏后宫中广为流传的:薛贵妃自荐枕席。
先帝已等了她十年。对这个投怀送抱的机会。自然不会傻到往外推。
二十四岁的薛素素。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又刚经丧亲之痛。断情之伤。偏又不肯向命运低头。誓要将一切轻jian她之人踩在脚下。于楚楚可怜中越发散发出不可言传的风韵。
一年后。夏侯烨出生后。薛素素顺利晋升贵妃之位。
自此。薛贵妃专宠。风雨飘摇中的薛家东山再起。朝中风云诡谲。再起波澜……
到于后来。薛素素突然失宠。则是先帝年事已高。意识到再护不得她们母子。怕过多的宠爱反而将他们置于风口浪尖。遂有意冷落。让他们淡出世人的视线。
薛素素暗中则加紧了与薛大将军的旧部联络。终于等到一个绝佳的契机。
先利用众皇子苦候多年。先帝又不肯立太子。天意难测。人心思变。焦躁不安的心理。派人四处散步谣言。鼓动燕王。瑜王。赵王三王联合起兵造反。
再建议先帝派实力最强。继位最炙手可热的成王去平乱。等双方实力消耗得差不多時。借三王之手除掉成王。
余下三位王爷里。唯有敬王最具实力。此時再派敬王出面收拾残局。便顺理成章。
以他的雄才伟略。再加上薛家军的勇猛。很快平息了三王之乱。
次年先帝病逝。敬王登基。
他登基后。便按协议将夏侯烨送到幽州。目的。自然是避开京中的明枪暗箭。休养生息。等候机会……
傅嬷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小姐为了王爷。忍辱负重。一生孤寂。谋划半世。王爷就算不能理解。也不要辜负了小姐的期望。任她一生心血付诸东流才好~。
夏侯烨恍若未闻。只深深地埋首于掌中。心脏犹如被尖刀刺中。窒息般地抽痛。
母妃呀母妃。为什么母子明明互相爱着。却总是相互伤害。
他的猜疑。究竟伤了她多深。她又是怀着怎样绝望而悲愤的心情离去。
、宫变(一)
半夜里。舒沫突然觉得肚子饿。于是叫醒了守在外边的立夏。喊起了睡得迷迷登登的周嫂。弄了一锅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