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当然是要从长计议了!”
“王爷放心~”孙瑜好容易才找到机会插话:“小人会谨记,一切以慧妃娘娘的安全为要。”
“嗯~”夏侯烨点了点头:“你们先下去休息,等天一放晴,立刻启程~”
“是~”孙瑜垂着手退了出去。
“嘿嘿~”邵惟明冲他挤眼:“幸亏本公子机智,差一点被你蒙过去了。”
俗话说得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不早不晚,恰恰在今日赶到,适逢其会,证明他跟沫沫的缘份未尽,不是吗?
“目的达到了,还不走人?”夏侯烨不悦地拧起
眉毛。
“喂,”邵惟明犹豫一下,道:“熠还在满世界地找沫沫呢,要不要给他也传个信?”
“千万别!”巴图大声嚷道:“我们王爷为了布这个局,可是不眠不休地追查了好几个月,好容易查出点眉目,可不能让熠公子拣现成的便宜……”
“闭嘴!”夏侯烨脸一黑,喝道。
“成,”邵惟明很明智地绕过雷区:“那就别通知了,反正现在还只是猜测,消息也不确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
两天后,天气放晴,孙瑜的商队也休整好,自西城出了幽州,朝咯尔达进发。大文学
一行人在草甸走了十几天,不料却遭遇了今冬最大的一场暴风雪,被迫折向察哈拉山隘口附近的沙鲁寨。
抵达之后,才发现这个原本只有几十个常住人口的小寨,竟已聚集了数百人。
在他们到达之后,陆陆续续仍有人顶风冒雪往这边赶。
好在大家对严冬穿越察哈尔草原早有思想准备,粮食带得极为充足,倒不虞匮乏。
否则,寨子里的几十人一冬的存粮,怕只数天就被吃个精光。
孙瑜在寨子里走了一遍,挑了个地势平坦的背风山坡,安排大家扎下帐篷,将货物归置在一块,再分派镖师轮流守护,以防乱中有失。
乘这个功夫,邵惟明已在寨子里转悠了一圈回来。
他人长得俊,出手大方,嘴巴又会哄人,很快跟那些人打成一片,打听了消息。
“明公子,怎么回事?”孙瑜心中惴惴,抽了个空在背静中叫住了他:“寨子里怎么突然有这么多……人?”
他性子谨慎,本来想说“兵”,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大文学
西凉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
眼下这个季节,正是西北天气最恶劣之时,常常走上几天也难遇上一二个人。
突然间,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实在是异数。
“都是些手艺人。”邵惟明笑嘻嘻地道:“听说咯尔达要建新宫殿,需要大量的工匠,工钱开得特别高,他们是去找活干的。”
“手艺人?”孙瑜皱眉:“看起来可不象。”
他也算是见过阵仗的了。
那些人虽都做的百姓打扮,但绝大多数腰间鼓鼓,明显藏了腰刀,弯刀等短兵刃,绝非普通商旅。
孙瑜的商队,满载着十几辆货物,押送的伙计,再加上护卫的镖师,总有三十几人,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且,他们中除几位伙计是孙瑜带过来的,其余绝大多数是夏侯烨精心挑选出来的侍卫。
寻常的盗匪,根本讨不了便宜。
但跟这群人一比,明显处于弱势。
货物损了事小,不能完成夏侯烨交托的任务,让他怎么回幽州?
“放心吧,”邵惟明笑了笑,道:“他们的目的是人,并不在货物。大文学”
自然,除了手艺之外,其余的都是训练有素的西凉士兵。
临行之前,巴图曾经大概跟他提过。
夏侯烨在追查兵仗局几位失踪的匠人之时,意外发现,近半年来,这种看似正常,实则可疑的失踪案,各地陆续都有发生。
对象大多都是象龚千均一样,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匠人。
且,离幽州越近,距离时间越短,失踪案越多,越频繁。
他一路追查到幽州,发现这边的铁铺稍有名气的,几乎都去了咯尔达。
理由跟那些在这里避风雪的匠人一致——咯尔达新宫殿建设在即,大量招收能工巧匠,且报酬丰厚。
发现事有蹊跷,夏侯烨权衡再三,放松了西门的盘查,恢复通行。
消息传出,西门每日进出人数增了近三成,且大多都是从全国各地赶往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