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不过百里左右,交通顺畅,便于公私兼顾,可以一个月回来一次啦。
安顿好家庭,白居易到渭河边上散步游玩。由于百步之近,故而一日数次。越加发现金家村一带环境清幽宜人,适于度假休憩——
村庄与渭河之间是一片疏落而绵延的桃林。桃花盛开,粉云浮漾,没有人影,惟有白居易来了一趟又一趟。暮色中微风吹过,落红满地。它们为谁绽开,为谁飘落?谁能知道答案,谁能猜出谜底?
新科进士、秘书省校书郎彭州巧遇关盼盼之后,又于春浓时节桃花彤云之中,流连盘桓,久久不去,其惬意与惆怅,其得志与期盼,谁人得晓?谁人得解?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白居易传 十三 永贞迎险
十三 永贞迎险
顺宗李诵将贞元二十一年改元为永贞元年,但他仅仅执政一年就不得不宣布逊退,诏命其长子李纯即位。
永贞元年,韦执谊、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为首的一批士人反对宦官弄权、藩镇割据,主张明赏罚、停苛征、除弊害,掀起一场强化皇室权力和威仪的“永贞风潮”。
与白居易一同参加吏部铨试的洛阳人元稹,字微之,虽然比白居易小七岁,但诗文耀眼,才华横溢,深得白居易敬重。通过元稹的介绍,白居易结识了韦执谊、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胸怀大志的永贞党人。
永贞党人革除弊政的变法,面对着强大的敌对势力,但他们知难而上,踌躇满志。在“罪谤交积,群疑当道”的恶劣政治气候中,元稹和白居易迎险交友,与永贞党人唱酬应和,倾心相与,诗章传情,盃酌交谊。
白居易为济世之心所驱使,于二月十九日满怀冲动地以三千言《上宰相书》给新任宰相韦执谊,表达自己的关注、赞赏、支持和期待——
某窃惟相公自拜命以来*日,食不暇饱,寝不暇安,思所以答先皇之知,副今上之用,允天下之望哉,某窃以为必然矣。况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洪业,虽物不改旧,而令宣布新;盖待其政者,勤堕邪正,系其中焉。望其令者,忧喜亲疏,生其中焉,听其风者,畏侮动静,出其中焉。而将来理乱之民,安危之源,尽在于三者之中矣。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
白居易在给韦执谊的长信中提出广开言路、澄清吏治的建议,强调为宰相者理应“明察臧否,精考真伪”,得贤者而用之,得不肖而去之。明白表达了“日月渐兮,岁不我予”,表达了“树大功,贵其速”、“明年不如今年,明日不如今日”的迫切心情——
方今拭天下之目,以观主上之作为也;侧天下之耳,以听相公之举措也。如此,则相公出一言,不终日而必闻于朝野;主上发一令,不浃辰而必达于华夷。盖主上辑百辟,和万姓,服四夷之时,在于此时矣,相公充人望,代天工,报国之恩,正在于今日矣。或者曰:君臣之道至大也,可以渐合,不可以速合也;天下之化至大也,可以渐行,不可以速行也;贤人之事业至大也,行之可以在尺而直寻也。某以为殆不然矣。夫时之变,事之宜,其间不容息也。
某游长安,足不践相公之门,目不识相公之面,名不闻相公之耳,相公视某何为者哉?岂非介者耶?狷者耶?今一旦卒然以数千言尘黩执事者,又何为哉?实不自揆,欲以区区之闻见,裨相公聪明万分之一分也,又欲以济天下憔悴之人死命万分之一分也。
然而,韦执谊、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所效顺宗,天不假年,其统治也如阵风过耳,仅在半年之后的八月九日,宪宗李纯在大明宫宣政殿即位。宫中权宦俱文珍联络各地节度使韦皋、严绶、裴均等,为保已得权益,对顺宗暗中加害,对韦执谊等群起攻讦,一时波诡云谲,黑云压城。
宪宗也嫌视其父所用之人,对韦执谊等大张挞伐。很快,韦执谊被发配海南崖州,忧愤而死。其他所有主张“永贞变法”的“逆党”最终皆被谪出京城。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旋又赐死,贬王伾为开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郎州司马……
时局瞬间翻转,风雨倒灌震撼朝野,白居易在惊恐多日之后,侥幸未被追究,渐渐放下半颗心来。
永贞之遇,白居易差点撞上刀口,受到极大触动,刚刚生长的“兼济天下”之志几被摧折。
多年的社会游历使白居易早就看到了下层草民的艰辛劳累、流离失所,看到了世情的阴暗一面,也看到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显贵生活,进入官场之后又看到了跋扈横戾、相互倾轧、污浊黑暗的险恶政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