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我呕!河中鲤鱼被幽闲恬不知耻的自恋狂言行为恶心坏了,因为它早上还没有吃食,所以也呕不出什么东西来,只得胡乱吐了几个泡泡了事,摆着尾巴沉到河底,发誓以后见到尼姑绝不凑过去——再漂亮的尼姑也不行!
“哈哈,我果然是个美人呀!”幽闲很满意,鲤鱼很郁卒。
此时,一只落单的孤雁终于力竭而亡,从天空坠落;
喝水的麻雀被幽闲的笑声惊飞;
园丁老伯在修剪秋菊;
阳光从轻雾中探出一丝温暖,驱赶着月亮回家洗洗睡了;
所谓沉了鱼,落了雁、闭了月、羞了花,和人的外貌全无关系,纯属误会。
石榴街是红叶镇名气最响的街道,她排名第一,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繁华,而是因为其他八条街太不成气候了——底气足的人在街头打个喷嚏,就能使街尾卖风车的叶片转起来!
这次第,怎一个,短字了得!
且先抛开卫生环境人气等不说,石榴街单是长度就是其他八条街相加的二倍,一条野狗以抢骨头的速度从街头跑到街尾也需要一根线香的时间。
据资深乞丐秦老头的统计:在石榴街蹲点要饭的收入都比其他八条街做门店买卖的要好。
所以此处也是红叶山上一寺一庵下山化缘的首选之地,幽闲有些日子没有下山了,石榴街还是老样子,街头的秦老丐手中的胡琴依依呀呀的拉着,好好的一首喜盈门数十几年如一日的被他拉成家破人亡的丧调。
晃——晃——晃——哐当!
一个银币在破碗里优雅的转了几个圈,在中心的豁口处停下,以市价来算,一个银币可以换十斤上好的猪后肘精肉,足够秦老丐一月口粮无忧。
秦老丐抱琴点头示谢,嘶哑的声音和胡琴相得益彰,“天冷了,多穿衣服。”
幽闲学着秦老丐的模样蹲在墙角,“老秦,沿街卖艺多辛苦,不如剃了头发和我沿街化缘吧。”
秦老丐眯缝着眼睛继续拉琴,“不可,不可,我只卖艺,不卖身。”
幽闲嘻嘻一笑,厚着脸皮从破碗里将银币取回,在手心颠了颠,“什么时候想通了,就砸了胡琴去红叶庵找我。”
一个人要想存活于世,就必须重复做一些事情,比如睁眼闭眼,吃饭如厕,起床上床,一旦终止,就彻底歇菜了。
对于幽闲而言,她的童年就是重复做着上山下山的动作,上山念经,下山吃肉。
借问肉肉在何处?
路人遥指:武家肉铺!
这是石榴街中心的一处肉铺,门店如酒肆般挂着一扇旗帜,旗帜早已陈旧不堪,密密麻麻满是缝补的痕迹,依稀看见一个霸道的“武”字。
秋日无风,旗帜瘫软,只是那“武”字挣脱了旗帜的束缚,张牙舞爪的咆哮,可见书写之人的笔力之深。
透过肉铺横梁上几扇猪排的缝隙,幽闲见到一个青年在肉铺后面剔着一扇肋排,上身灰色短薄袄敞开了扣子,露出一大片肌肉虬结的胸膛,下身蓝色粗布长裤因为腰带结已松,干脆耷拉在胯间,三块腹肌随着呼吸起起落落,魅惑十足。
落,落,落。
幽闲的目光在胸膛和三块腹肌之间游离,最后意犹未尽的在青年胯间停住,企图用“意志”来催眠腰带快点解体。
腰带缓缓松开,幽闲心中狂喜,不过在腰带落下的瞬间,青年终于从书本里抬起头来,顺手提起裤子,将腰带打了个死结。
两人隔着猪排四目相对,幽闲甜甜的叫了一声:
“奶哥哥!”
☆、屠门
青年一把拎着幽闲的耳朵,将她拖了进去,狠狠教训:“你这个死丫头,说了多少次,不准叫奶哥哥!叫我大哥!”
“唉哟!疼!奶哥哥这个称呼明明是你自己选的嘛!”幽闲惨呼。
奶哥哥这个名字的确是青年自己选的,不过当时他的选择范围实在有限,在“奶哥哥”、“奶大哥”、“哥大奶”、“哥奶大”、“大奶哥”这五个选项中,他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大郎,不准欺负你妹妹。”一个白胖妇人从里屋快步走来,一把护住幽闲。
大郎,便是这个青年的小名,人称武家大郎,简称武大郎,红叶镇上凡是妙龄怀春的少女都娇滴滴的叫他——武家哥哥。
其实他还有一个罕为人知、文绉绉的大名——武信旋。
很久以后,当武信旋这个名字响彻六合大地,被视为战神时,幽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