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页)
之入京后次日便与行已、去罹一同拜访左都,后者甚是热情,留他们在府内切磋武艺、畅论兵法,三日方休。这日三人辞了左都,正往回赶,听得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赶紧牵马闪在道旁——黑色骏马上银色身影将马鞭挥得厉如惊雷,闹市纵马如平川追风,惊得路边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去罹看不过眼,啐了一口,“什么人这么嚣张!”
回头看那绝尘而去的背景和他身后的一片狼藉,倾之蹙眉,“像是韩夜。”
行已摇头道:“纨绔子弟、腹内空空,只知拈花惹草、仗势欺人!”
倾之安抚了四蹄发痒、跃跃欲试的踏云,默默行路,并不做声——照说韩夜险些羞辱了窈莹,他该恨他入骨,可倾之对韩夜的印象却远没有如此不堪:他是韩嚭的儿子,却对韩左相争发出“与我何干”的任性,或许他看不惯韩嚭的作为,自己却又放浪形骸、与世相违。韩夜不简单,至少不是简单的坏。
钰京原以璃水为界,官员府邸与平民市坊都在水南,但自商晟当朝,便将璃水之北的一些地方赐给了功臣名将,美其名曰“亲贤”——其实这位陛下不过是要在想打猎的时候尽快找到韩嚭,想下棋的时候尽快抓来蒙百无,如此而已,至于方便大臣上朝进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那都是次而次之的事了。可叹世人却总误解,以为帝君如何如何地勤政爱民。
左府也在水北。横贯钰京的璃水原为防护之用,内城中只有东中西三座石桥,但随着商晟慷慨赐地,亲贵北迁,无孔不入的逐利的商人便也随之过河,如今璃水之北也已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河上更是石桥二四荡明月,木桥四八摇红花——初尘一到钰京,见此地繁华远超渤瀛,便有心将这七十二桥全都走遍。
“投水了,有人投水了,快救人啊!”
一声呼救引来桥上的岸上的行商的过路的止步围观,初尘和小花儿被人群挤到桥栏边,初尘手未拿稳,花篮里的白色栀子花倾进河里——投水的女子顺流而下,璃水清澈,栀子洁白,女子蓝布衣裙,风鬟霜鬓被水撕扯。
“谁会水啊?有人会水吗?”围观者中,看热闹的有之,却也不乏好心人,三五男子脱衣脱鞋准备下水,却听“扑通”一声,小花儿呆看着身边空出来的一人之位——跳下去的不是别人,而是她家小姐!愣过之后,她急得跺脚,心道:那么多人,哪用得着你呀!匆匆忙忙挤出人群,追着初尘往岸边跑去。
初尘水性极好,又稍习过武艺,有些力气,左肩扛着落水女子,右臂奋力划水游回岸边,岸上的人七手八脚将妇人拉上岸,一番救治夹杂着七嘴八舌的“对嘴吹气”、“掐人中”;小花儿也早等在那里,将初尘拉了上来,她衣衫湿透,裹在身上,窈窕身姿毕现,玉骨冰肌若显,脸色微红,薄敷水露,发髻松散,簪花掉落,非但丝毫不显狼狈,反妩媚得销魂噬骨,生生将一些人的眼睛从生死未卜的落水妇人身上“勾”了过来,看直了眼。
初尘原是救人心切,并未多想,此刻却被人打量的尴尬起来,仿佛□立于人前,羞得耳面通红,只得不停地垂首拧着头发,对众人的目光装作不知。
旁边书生解了外衣,递到初尘眼前,初尘抬起头,见他面庞白净、眉目端方。书生道:“姑娘若不嫌弃,这衣服”他话未说完,忽觉手腕大痛,低“啊”出声。回头一看,扣住他手腕的是个神情冷若冰霜的英俊青年。不及书生发怒,青年手下愈加发力,直痛得书生松了手。青年跨前一步,接了衣服,转身递还,面色之冷峻几乎令书生怀疑自己眉睫上结了霜花。
“赵青哥哥”小花儿见倾之恃武欺人,张口抱打不平。倾之瞥她一眼,沉沉“嗯”了一声,小花儿不由一寒,赶紧将话吞下,差点儿咬了舌头。
倾之也不避旁人,当众宽衣解带,脱下外衣给初尘裹上。换在平日初尘定不理会,可她众目睽睽之下全身湿透,丰胸细腰一丝一毫都被人看了去,虽说事出有因,但被丈夫撞见总归理亏,便乖乖顺着倾之的力度靠进他的臂弯,顺便递一计委屈讨好的小媚眼儿,“倾之”敛睑轻喃。听得小花儿胃里一阵翻腾。
倾之想生气,可初尘那声轻柔的喃呢软练一样绕在心上,早绕得他没了脾气,但对旁人他可没那么客气——冷厉眼锋一扫,三伏热天霎时秋风四起、萧瑟水寒。书生讪讪,心道:看样子倒像是对小夫妻,原是他多管闲事了。也不怨怪,自穿了衣服。周围觊觎秀色的目光撞到冰山,也知好歹的收敛起来。
初尘关心投水的女子,裹着倾之的衣服扎进人堆,倾之、小花儿等紧随其后。妇人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