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便不准备跟远道而来的游人织匠抢宿地,催马径往余府而去。
路上,秦时月发觉有不少人与自己行进方向相同,匆匆忙忙的,似是急著去凑什麽热闹。难道他们跟自己的目的地一样?秦时月怀著一丝好奇,将马车驶抵余府。
应该说是……余府曾经存在的地方。
“公、公子……”小山轻唤著脸色变得苍白如纸的秦时月。此时,他们正站在人群里,同众人一样,围观那堆烧成焦黑、看不出原先样子的废墟。
那堆废墟原本应该是一座大宅,却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小山听到人群中有人这样窃窃私语。不会吧?公子确实说过,这里住著他的大恩人……小山担心地望向秦时月,见他呆若木鸡,充耳不闻,拽拽他的衣袖。
“公子,您没事吧?”
秦时月如梦方醒。他平整了一下呼吸,拨开人群,带著小山走进遭受火劫的宅院。
不仅住宅烧毁,整个院落也受了牵连,焦痕斑驳,草木成灰,当真是惨不忍睹。几个官差正在清理废墟,旁边的地上横七竖八躺著数具盖著白布的尸身,仍有死者从扒开的废墟中被抬出来。
视野里充斥著已成焦土的余府并这遍地的尸首,秦时月眼前渐渐模糊成一片,头顶上的太阳散发著苍白的光,令他有几分眩晕的感觉。
偏巧这时,有人大力在他肩上搡了一把。
“你是什麽人?谁让你进来的?这里是凶案现场,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失神状态的秦时月险些被推倒,小山连忙扶住他,颇机灵地代他解释:
“这位官爷,其实,这宅子的主人与我家公子是旧交,故而……”
未等他解释完,一个捕头打扮的人闻声而来,问明了秦时月的情况後,自我介绍说姓吕,是县城衙门的捕头。
了解了秦时月与余家的渊源,吕捕头十分通情达理,允许秦时月留在现场。
“余老爷、夫人,还有二位公子……已经罹难了,余小姐……尚不知生死……”
秦时月一刹那只觉耳中嗡嗡作响,看得到吕捕头嘴在动,却听不见他在说什麽。这个悲惨的可能性早在他方才第一眼看到现场的时候就在他脑中闪现过了,可他并不敢细想,他的心中,本能地拒绝接受这一可怕的揣测。
而今,揣测成了现实,且远远超出了他所估计的严重性。
“到现在,已经清出了三十二具遗体。”吕捕头叹了口气,“余员外府中连同所有家眷和仆役在内总共有三十六人,这恐怕是……”
这恐怕是胤县数十年来最大的惨剧了,非但胤县,如此令人发指的灭门惨案,在全国可能也十分罕见。秦时月闭了闭双眼,强自镇定下来。
“您能给我讲讲具体的经过吗?”
“丑时已过,有巡更的来报,说城西余员外家宅院起火,我们赶过来时火势已四蔓不可制,花了近一个时辰才把火灭掉,宅子已尽毁,人怕是也……”
吕捕头清了清暗哑的嗓音,又道,“仵作已经察看了先头抬出的尸体,大多烧得面目全非,只有不到一半可凭体征和未烧尽的衣饰辨认出身份,而这些可辨认的死者当中,就有余老爷及他的三位家眷……”
秦时月说不出话,半晌,用力吐了口气。
“有什麽发现吗?”
吕捕头点点头,“仵作检查尸身之後,发现了些奇怪之处。余老爷颈骨碎裂,但身首未分,疑似绞杀;其余可查验的尸首中有三具胸骨凹陷断裂,似一击毙命,但凶器尚未找到。别的尸首无明显伤痕……真是匪夷所思,杀死这麽多人,凶徒究竟如何做到的?又或者,凶手不只一人?”
秦时月若有所思地蹙起眉心。余老爷和二位公子都是练家子,府中又有数名家丁护院,轻易得手绝非易事。况且,这些死者的死状也很蹊跷。身手如此高段,行事如此利落,看起来凶手必定怀有上乘武功,很可能是武林中人。难道余员外曾与人结过什麽江湖恩怨?宅心仁厚、忧国忧民的余恩公……?
怎麽想都无法确定这种可能性。秦时月压下心中丛生的悲切,刚要开口再问,一个捕快匆匆跑来。
“大人,”捕快一揖手,“废墟中的尸首已全部清理出来,总共三十五具。”
“三十五具?”吕捕头和秦时月同声发疑,而後对视了一眼。“有人昨夜不在府中吗?”秦时月问。
吕捕头困惑地摇摇头,“应是没有。织绣大会在即,听闻全府上下都在加紧准备。织绣大会是胤县的头等大事,连在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