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敖很有来头,一下子软下来,答应赔偿。
一旦黄色的想法遭到反对,只会激发起他们加倍的努力和挑战欲。就 像一个电动玩具的机器人,当走到一堵墙面前,他们仍旧直行,企图穿越, 与其改变方向或者计划,还不如把挡路的墙给废掉,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坚定自信 毫不动摇
政坛人物众生相
前面帝王的诗句中,让各位感受的是黄色君临天下般的巨大梦想和目标,以下这组政治人物却个个指 向黄色的坚定自信。
小布什坚韧不拔,执着顽强的性格,这一性格显示在对伊战 争中,就是坚持自己的主张,置天下反战之呼声不顾,必要时抛 开联合国,也要对伊开战。美国《纽约时报》这样撰文评价布什: “布什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他做事情往往只注重目标和达成目 标的有限手段,却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使得布什可以成为一 名杰出的执行者,但并不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邮报》 专访布什时,他用惯用的语法表达自信时说:“我连任,说明我的 错误正确。”
邱吉尔生命力非常顽强,又极其自信,这种坚定刚强,让悲 观与消沉的情绪丝毫侵蚀不了他,在每天 24 小时的生活里,他未 曾让出一分钟给消极盘踞,他永远是一个精神抖擞、意气纵横的 人。他自己说:“若不是因为我将来有当首相的希望,我早就不 搞政治了。”就靠这种不信邪的劲儿,他在六十六岁,当了首相;七十七岁,又当了首相。在战争中,坚 决;在失败中,不屈。
普京刚上任时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应对别斯兰人质事件,他被描述成一个超级教父形象:“铁 腕,声色俱不动,不妥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重大事件处理中,普京处处显示出惊人的决断力和 超常的理智。普京自出任总统以来,作风强硬,政绩显著。在 2002 年 10 月的莫斯科大剧院人质危机时, 普京并没有像很多领导人一样,只顾安慰人质家属,而是“强调他不向恐怖势力低头”的决心。
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政治史上的铁娘子,她的许多政策都有强硬的色彩,她给人的印象是泰然且有非 常强的自制力。她说:“一个人如果总是在迎合别人,不要别人的批评,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必将一事无 成 。”这是她铁娘子形象的真实内容。
拉姆斯菲尔德,这位号称比军人还强硬的文官,包括他的妻子都认为老拉本质上就是名摔跤手;极富 对抗性,特别喜欢一对一的搏斗,且极端相信自己赢得比赛的能力。他带着一股要施展长期压抑的政治抱 负的冲劲,70 岁成为最年长的国防部长,却是每天早晨 6 点半开始工作,一干就是 12 个小时。
萨达姆·侯赛因自诩为“阿拉伯的利剑”,他尤其喜欢《老人与海》。像那位倔强的老渔夫一样,65 岁 的萨达姆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做一件让你们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他信奉前德国首相俾斯 麦的政治哲学: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议会的投票箱,而是铁和血。
赫鲁晓夫、卢武炫、萨达姆、小泉纯一郎、沙龙,不一一而足……以上众人,无论国人喜恶如何,性 格角度上,我们必须承认他们具备的坚定自信与毫不动摇的素质,从政者当中黄色占的比例还是占据鳌头 的。
我无法忍受我不是上帝
黄色内心深处的相信,不仅是对信念的坚定,更多地还有对于自己的信心,按照软银国际总裁孙正义 的说法“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自信的要义是,当你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任何征 兆显示你将成功时,你就能够坚信一切即将到来。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需要此种特质。红色的梦想再 多,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只是漫天飘逸的肥皂泡而已;蓝色的计划再详尽和完善,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只 是海市蜃楼的美丽幻影罢了。
哲学家叔本华一向以狂著称,但最不买账的就是他的母亲。其母倒也不是凡角,而是 19 世纪末期德国 文坛十分走红的女作家,她从来就不相信儿子会成为名人,主要是因为她不相信一家会出两个天才。两个 人最终彻底决裂,叔本华愤而搬出了母亲的家,临走前他对母亲说道:“你在历史上将因我而被人记住。” 狂语后来果真变成现实。叔本华的私家弟子尼采继承了这种狂劲。在论证“上帝死了”时,尼采说:“世界 上没有上帝——如果有,我无法忍受我不是上帝。”狂中带有几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味道。
国学大师章太炎一生孤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