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原有输赢,岂可因一时之失而忘慈悲?傅施主、左施主,请自便。还望日后莫要再轻信江湖传言。阿弥陀佛!”
敬若方丈此言,大大出乎左冠楚意料。他本做好了混战之时,寻机溜走的打算,现在能全身而退,自是求之不得。他不动声色,向傅雷使了个眼色,当先离去。
众江湖骁勇们一哄而散。
傅雷拱手抱拳,说道:“方丈大师,多谢了。”他转身一挥手,带着仙草堂的人走了。
敬若方丈走过去,搭住敬仁手腕探了一下脉搏,说道:“师弟伤的不轻,心中可有记恨?”
敬仁说道:“贫僧有错,愧对佛祖,不敢有恨。”
林天鸿心知凭师祖公的慈悲,放那些人离开,是情理之中,但听到敬仁说有错,却大感茫然。心想,他挺身担当有何过错?即便不敌受伤,也是有功无过。
他之所以不解,一是因为他不明佛经中不嗔、不痴、不怒、不争、不奢······的经意;二是他看不出敬仁在故意擒戏傅雷。
只听敬若方丈说道:“皆因你好胜之心难灭,才至有今日之祸。且回房疗伤吧!”
敬仁答是,由小僧相扶回房。
敬若方丈转头望向林天鸿,目光变得慈蔼说道:“天鸿孩儿几时回来的?随我到禅房说话。”
他虽温和慈善,但身为一寺之主,自有一番威严气象。林天鸿是徒孙,如今年龄已通世事礼法,万不敢如同幼时一般依附着他抓襟扯须的了。待敬若方丈坐定,他磕头行礼,让坐也不敢坐,和弟弟分立两侧,禀明近情今况。
当听说因崔家的误断和魏荆天的赌气酿成的惨事时,敬若方丈捋须长叹,说道:“崔家之祸的确令人痛惜,然而世事天定,一切皆有因果,非人力可撼。但愿魏荆天能知悔改,洗心革面。天鸿孩儿,你也莫要自伤自责了。”
林天鸿思忖了片刻,问道:“师祖公,魏老前辈到底有什么大奸大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杀他?”
敬若方丈叹气说道:“俱是往事,一言难尽。”他沉思了一阵,自言自语说道:“何为善?何为恶?谁能定论?因人而论?因事而论?因时势而论?要凭心而论啊!”摇头又说道:“不可论!不可论!”怔了片刻,正色说道:“天鸿孩儿,你要记住,善恶之因往往是一念之差,之果则可能是天地之隔有别于云泥。切记!切记!”
林天鸿不能完全懂得这些偈语,恭声答是,默默品思。
良久,林天远说道:“师祖公,哥哥要拜入泰山派门下,去学泰山派的武功。您就不要让他去了,把他也留在寺里吧。”他转过头来,满面喜悦,又对林天鸿说道:“哥哥就别去泰山了,在寺里咱们一起练功不是更好嘛?”
林天远以前和哥哥、姐姐还有林青尘一起读书、练字、练武、玩耍,何等的逍遥快活。来宝相寺后整日面对一群不苟言笑的和尚师兄,不是拿桩就是打坐,连个说俏皮话的也没有,枯燥之极,无聊透顶。幸而有只巨鹤陪着玩耍,否则真是时日难熬。而今见到哥哥,自是希望能一同留在寺里做伴。
林天鸿知道敬若方丈虽然慈蔼,但对寺中僧侣约束甚严。有了他父亲这场变故,肯定会对林天远管教更严。而他自己随意的惯了,在师祖公面前老是觉得拘谨。宝相寺虽说是武学博大精深,不比泰山派逊色,但对于他来说,峰奇谷秀的泰山更令他心驰神往。
于是,他跪下磕了个头,说道:“天鸿顽劣恣意,留在寺里恐怕会扰了清静,让师祖公费心。请师祖公答允孙儿拜师泰山派吧。”
敬若方丈说道:“鸿儿快起来。如此很好啊,我怎能不允?泰山派誉满天下,侠义遍江湖,是拜师学艺的绝佳所在。你要用心受教,可不要辜负了张道长的美意。”
林天鸿大喜,说道:“是!孙儿定也不辜负师祖公的期望。”
林天远见事不如己愿,心中不悦,忍不住叹气。
敬若方丈说道:“远儿为何叹气?你须知事有定数,人各有机缘,不可耿耿过于执著。”
林天远手搓着衣角,低头说道:“是!远儿知道了。”
林天鸿见他神情低落,便宽慰说道:“天远你安心在寺里练功,我到泰山学艺,以后咱们切磋比试,看谁的武功厉害,好不好?你可要用功啊,我不希望你败,可我也会用全力的。”
林天远坚定地点头,说道:“好!一言为定!”
敬若方丈看着面前的一对少年兄弟近似玩话的盟约赌誓,心想:“争强好胜之心人人有之,敬仁师弟多年参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