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鼻,怒火中烧,“小宁,我怎么也没有想到……”
徐小宁哭出声来,他弯着腰,像个老头,五官挤在了一起,“我没有回过信,也没有理过他了……说实话,他对我说的那些我都不太懂,我只是觉得怕,后来,他就死了……”
川穹愣住了,他看着抽泣的徐小宁,深深地叹了口气松开了手,徐小宁还是这么爱哭,就算到了十六岁,也改不了爱哭的习惯。于是,川穹抬起了胳膊,像往常一样圈住了徐小宁
11、第十一章 。。。
,但不知怎地,他觉得这次有些僵硬,抱住徐小宁的时候,川穹有些迟疑。
川穹说:“小宁,你为什么不来跟我说呢?”
徐小宁说:“我说不出口,怕你讨厌我。”
川穹说:“小宁,没事了,我永远不会讨厌你,我会一直带着你的,无论去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某段桥段借鉴于《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作者池莉。好书!
12
12、第十二章 。。。
1。1
“那一年,我和你就是从这条路上翻山越岭去成都的。”
“是啊!”川穹伸手挡了下刺眼的阳光,暮春天气,花闲云懒,看着满目美景,但却生出悲凉来,往事对他和徐小宁而言,都太苦难,苦难的如果没有彼此,宁愿选择遗忘。“记得那个时候,我一直都心心念念地想回重庆,却没想到我走入城市的起点却是成都,呵~”
徐小宁转身上车,招呼道:“怎么?难道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川穹回了头,笑道:“怎么会,趁着你还有时间,走一走回头路,好让我更深刻地记住你,免得下辈子擦肩而过还在想,这是谁,看上去好熟悉。”
徐小宁敲了敲自己的腿,嘀咕着:“省省吧,这辈子都过不完,何谈下辈子。”
川穹抄着兜,站在阳光下亮的晃眼,阳光从树叶缝隙透过来在他面上投下片片光斑,看的徐小宁眼睛发疼,他恍惚地说:“阿穹,我似乎看到时十七岁,你还那么年轻。”
川穹表情一滞,随即笑了笑,“人总会死的,死的早了等一等迟来的人,死的晚了也不用着急,反正总会有人等……走吧,十七岁的徐小宁同志。”
“呵——”说着话,徐小宁一把拉上车门,从检查结果出来至今的这段时间,他已经渐渐习惯着去面对生离死别,回味起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生而不欢,死不觉苦,只是落了川穹孤零零一个人,难让人心安。
“小宁,我重新约了医生,回去之后再去检查一次吧。”
“算了,没有意义,多检查一次,意味着多加重一次心理负担……阿穹,够了,我也满足了……你还记得吗?那一年,我们刚到成都……”
你还记得吗?那一年,我们刚到成都……忽然,川穹觉得泪一下糊住了眼,看不清茫茫前路,他微微别过脸,咽下了。
……
1971年,春解冰封,浅草杂生,但川家的气氛却依旧如寒冬一般,让人脊背发冷。
秦娥默默地看着川穹,母子相对无言,过了许久,秦娥忽然抽泣了一下,接着无声无息地擦掉眼泪,问:“阿穹,你想好了?你真的要去成都?”
三天前,川素山曾经同川穹提过,他已经17岁了,不再是一个无知的孩子,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责,于是川素山有两个建议,要么像他的哥哥川景一样去工段上当一名林业工人,要么去成都继续读书。
“妈,为什么不送我回重庆呢?”
“你奶奶和外婆前些年都在运动中过世了,外婆在成都留了间房子,你三叔去年工作调动也去了成都,重庆那边没什么亲人了,我和你爸思来想去,你要读书还是去成都吧!”
“那我要带着徐小宁一起去。”
“那是自然的,你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可妈就想,你都这么大了,要去读书也是从高中开始,可你连初中都没上过……”
“妈,我学。”川穹握住了秦娥的手,“我不会辜负你和爸的。”
秦娥闻言潸然泪下,孩子大了,自然就要各奔东西,幼鸟振翅,空巢孤守,从此后夜闻犬声,晨听鸡鸣,相依为命的只剩下川素山。
一时间,秦娥难掩情绪,哽咽道:“阿穹,你在家住一阵子再去好吗?”
川穹红了眼眶,扭头应了:“嗯!”
五个月后,川穹和徐小宁从清坝出发,坐着满载30余人的公共汽车,翻越海拔五千米的高山,行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