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页)
。让奴婢也去过过撬珍珠的瘾。”
冬秀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响应,都纷纷地抬起头,期盼地看着澜心。澜心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咯咯地笑了起来。摇摇头,无奈地说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好事儿,每次出海都会遇到珍珠的?这次也是因为遇到了海上风暴,船被海浪冲到了一个小岛上,才遇到这些珍珠的。下子恐怕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最后一句,也不知道她说的是幸运地躲过风暴活下来,还是遇到这么多的珍珠。
“嘶!”众人心里一阵唏嘘,虽然姑娘说地风轻云淡,可是她们都明白。那么大的一艘船都被海浪冲走了,当时的危险那就可想而知了。刚才还嘻嘻哈哈的众人,脸上顿时严肃起来,对待手里的珍珠也都认真起来。
澜心看着她们态度的转变,微眯着眼睛,嘴角翘起一个好看的弧度。伸手拿起身边的靠枕,慵懒地靠了上去,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珍珠分好后,澜心拿出了一些个头小,形状也不是很均匀的珍珠,交给了柳妈妈,让她分下去。又拿出一笸箩个头适中,圆润莹白的珍珠交给珍妈妈,让她找人把珍珠打眼儿,她准备穿成帘子。
啊?澜心的话音一落,大家都惊诧地瞪着眼睛。澜心只是抿着嘴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剩下的那些珍珠当然是按照大小装起来放到了库房里。
第二百四十三章闲话
天气渐渐地转凉,澜心想着自己出海的时候,方柠曾送过礼物过来,这眼看着要到中秋节,就想着提前把礼物备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自己心里一时也没有什么主意,便把柳妈妈和珍妈妈叫了过来,一起商量一个章程。
“方家送过来的礼单,两位妈妈也都看过了。不知道,对于中秋的节礼,两位妈妈有什么想法?”澜心把玩着手里的茶杯,看着端坐在下面的两位妈妈,低声问道。
柳妈妈想了想说道:“因为姑娘不在府里,上次的回礼,我也是按照规矩回的,可是这次姑娘在府里,这礼单是要斟酌一番的。不知姑娘以前姑娘和珍妈妈是个什么看法。”她本想问,不知姑娘以前在徐州时是如何送节礼的?想想徐州的那些糟心事儿,话说了一半儿又咽回去了,慌忙改口。
澜心倒是觉得没有什么避讳的,笑着说道:“以前在徐州时,逢年过节,老夫人会以箐姐儿的名义送些小巧的东西和点心过去。那个时候周家厨房里的东西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我自己的东西也是捉襟见肘。就到‘食味斋’订几样点心,绣一些小东西送过去。有时候会给老夫人绣个抹额,有时候会做双鞋子。”
柳妈妈听完后,觉得心疼,她家姑娘那样小,就要为这些人情世故忙碌着。珍妈妈则是垂下眼帘,一边看着手中的礼单上。一边不停地转着心思。皇上安排方义山到徐州养老时,她正好在御书房当值。不知道方义山是真的没有明白皇上此举的深意,还是心存怠慢?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在整个庙堂,若论谁最会揣摩皇上的心意,方义山论第二的话,没有人论第一。
珍妈妈放下礼单,微笑着说道:“依老奴看来,这礼单就是平常交好的小姐妹之间的走动。而这个莲花笔洗和这对青瓷梅瓶,倒像是方老夫人顺手添进去的。”
澜心端着茶杯,轻抿着手中的茶,仔细咀嚼着珍妈妈的话。“顺手”、“添进去的”,简短的几个字,很是耐人寻味。似乎,在珍妈妈心中,对方家在这种别扭的做法,很不满。看来方家老爷子选择在徐州养老,应该不是偶然的。眨眨眼睛,微笑着问道:“那依妈妈之见,只需备一些给方柠姐姐的礼物就可以了?”
“老奴拙见。除了合适的礼物,姑娘还可以备一些月饼的。我们厨房会做几种不同陷料的月饼,到时候姑娘可以挑选几种口味儿送过去的。这些口味儿可是老少咸宜的。”珍妈妈笑呵呵地说道。
澜心的眼睛一亮,珍妈妈的意思是既然是朋友间的走动,就送一些适合两人关系的东西。至于方老夫人那里,就不必单独准备礼物了。那些月饼中会有方老夫人喜欢的口味儿,到时候就看方柠怎么安排了。
自己这里什么也无需多做,就像方老夫人把东西混在方柠的礼单里,什么表示也没有一样。其实,方老夫人这样做,也有试探的意思。就是想看看澜心如何回礼。
澜心高兴地点头说道:“就按照珍妈妈的意思来办。”珍妈妈见澜心的眼睛里一片清明,眼睛里的笑意更深了。跟这样通透的人说话,就是不用多费一番口舌。满意地点头答应道:“既然姑娘觉得好,那老奴一会儿下去后,就吩咐她们开始准备原料,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