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铺陈,但若干小令合为一组,成为一个完整的组诗,这便超越了小令的体裁限制。这一写法,从唐代无名氏的《九张机》直到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系列,创为词家的一种独到的修辞。容若以《梦江南》的词牌来抒写这惟一的一次江南行旅,在爱侣的故乡做着组诗一般的梦。
这次江南之行,容若不仅留下了这一组《梦江南》,还去拜访了一位重要的朋友,种下了一颗以后将会枝繁叶茂、光耀万世的文学种子。
这个朋友,就是曹寅。
曹寅小容若四岁,早年曾经作过康熙的侍读,后来又作过御前侍卫,青年俊彦,文采斐然,和容若在北京早有惺惺相惜的交往。而此刻的曹寅已经离开了北京,在南京任江宁织造,豪俊一方。
曹家在南京是一个显赫的家族,而他们的显赫却来自于他们的卑微。曹家世代为包衣之族,所谓包衣,是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意思是家奴。曹家从多尔衮时代起就作了皇室的家奴,后来渐渐受到宠信,曹寅的母亲便做过康熙皇帝幼年时的乳母,而曹寅的父亲曹玺则被派往南京作了江宁织造,从此,曹家便成为了南京大族。
康熙二年,曹玺来南京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即移来燕子矶边的一株黄楝树,栽种在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久而久之,树渐长大,荫蔽喜人,曹玺便在树荫之下建了一座休憩的小亭,以树名亭,名之为楝亭。日后,曹玺便常常在楝亭之中督促自己的两个儿子曹寅和曹宣的学习。
第18节:江南爱情·江南组诗(8)
一座楝亭,就这样伴随了两个孩子的童年。等曹寅长大以后,还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号,著作也名之以《楝亭集》。此时,容若拜访曹寅,两人抵掌谈笑话说当年,就是在这座楝亭之内。
这次会面之后,曹寅携当世名家手笔的《楝亭图》前往北京,请容若及顾贞观等文学名士为之题咏,是为《楝亭图卷》,计图十幅,题咏者四十五家,堪称稀世之珍,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幸者仍然能得一览。容若所题咏的,就是这首《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
延夕月,承朝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子青盼乌衣,来非暮。
这大约要算容若长调的绝笔了。从图画追想江南,天涯曾经咫尺,咫尺却已天涯。
多年之后的一个秋天,曹寅的楝亭又有客人来访了:一个是庐江郡守张纯修(传世的许多容若手扎便都是写给张纯修的),一个是江宁知府施世纶(他就是《施公案》里的主人公施不全)。三人在楝亭秉烛夜话,张纯修即兴作了《楝亭夜话图》,然后三人分别题咏。这真好像是往事再现啊,而这个时候,距离容若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
往事再现,往日难再。题咏的主题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三人共同的好友纳兰容若身上。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其中叹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容若词名早已经遍及天下,《饮水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诵,但是,容若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容若,这位相国府中衔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词中那斑斑驳驳刻骨铭心的愁苦却连自己的父亲也无法理解。
容若享尽了别人眼中的快乐,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很少有过几回真正的快乐。
又多少年过去,乾隆晚年,和��噬狭艘徊俊逗炻ッ巍罚��』实劭垂�砭茫�诰矶�荆骸ㄕ馐槔镄吹模�痪褪敲髦榈募沂旅矗 ā �
第19节:江南爱情·江南组诗(9)
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孙子,虽然在他出生的时候容若已经谢世,但家族的传说很可能嵌给了他许许多多往事故人的影子。红楼在哪里?梦又在何方?〃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这些这些,都是容若的句子。他所思念的,到底是一个真实的红楼,还是一处虚拟的红楼?
对容若来说,那也许只是一处精神世界里的红楼。当初,江南逆旅,容若写信给京城的顾贞观,信末说道:
夫苏轼忘归思买田于阳羡,舜钦沦放得筑室于沧浪。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浪江湖;何必学汉室之东方浮沉金马乎?傥异日者,脱屣宦途,拂衣委巷,渔庄蟹舍,足我生涯。药臼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