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3/4 页)
民,只要不再采取行动反对苏维埃和红军,一切旧
账,都可置之不问。王树声和他的同僚们都觉得这是应该采取的步骤。后来我们在这一方面
作过不少的努力,好不容易这一带才有半数的农民陆续返回他们原来的村庄。
苏区周围各个区域的情况极不相同。我们即将进入的清区,要算是一个特别的区域,为
改良主义的民团势力所统治。该区首领是大地主顾某,他任区长和民团队长,我们的人称之
为“顾狗子”。我的同志们常说:“顾狗子这条老狗,使我们最厉害的对头。”
王树声也称许顾狗子是一个反共能手。顾的一个外甥在武汉政府时期曾是 CY 团员,有些
社会主义的知识,回到清区后即脱离了团的关系,成了顾狗子的智囊。他提出了一套改良主
义的办法,为顾狗子所采纳,制定成为 他这一区的公约,约二十余条,其要点是:实行二
五减租,借贷利息不准超过百分之二十,保境安民,阻止兵匪官吏入区骚扰,区内人民如参
加红军游击队杀无赦等等。
顾狗子实施这个公约,一面安抚农民,另一面建立他个人的独裁,简直成了一个土皇帝。
他将他家里的大厅布置成为一个公堂,大小事务,概由顾狗子坐堂解决。他家门前的广场上,
竖了一根大旗杆,挂起一面“大将军八面威风”的旗子,并私设一座断头台,如捉到通匪奸
细,即铡掉人头示众。
顾狗子对付我们的办法,是以游击对游击。他将这个区域内原有山寨都毁掉,他从不采
用坚守寨子的策略,认为这是防御的下下策。他主张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我们在野外作战。
他搜刮了不少钱财,购置了长短枪三百多条,组成一支坚强的民团。红军进入这个区域,如
果人数少,他便动员民团和一般老百姓,四面包围来解决我们;如果我们的人数多,顾狗子
的队伍便躲在山林深处,相机踩我们的尾子,或实施夜袭。他们打游击的功夫与我们不相上
下,因此,王树声认为需要有一团人,才能护送我安全通过清区。
翌日清晨,我们走了十五里,便进入清区。我们在一个山冈上的茶店休息,这个茶店内
只有一个老年人照料。我的同志们告诉我,我们进入清区,男女老少早已躲到山林去了,这
个茶店的老年人便是顾狗子留下的侦探。第三十团政治部主任特别找那个老年人说:“快去报
告顾大老爷,说我们是借路经过的,只在休息地点喝水造饭,不会损害一草一木,叫他不要
留难,否则,当心我们的报复!”那位政治部主任还坦率的告诉那个老年人说:“我们是有名
的第三十团,全部在此,有枪八百多根,有重机关枪四挺,不要讲错了!”那个老年人果然抄
小路去报告。
我看见这种情景,颇为奇怪。我问王树声,是否彼此之间有互不侵犯的谅解,王树声说
“没有。”他们却曾派人与顾狗子接洽,要求成立互不侵犯的谅解,但被顾狗子拒绝了。因此,
21/166
… Page 358…
《我的回忆》第三册
我们与顾狗子之间经常接火,现在告诉他我们的实力和企图,无非是要他不要轻举妄动,来
阻碍我们的行程。果然,我们一直通过清区,没有遇着甚么阻拦,只在我们离开清区时,他
们才无目的的放了几枪,我们大家笑着说:“这是欢送我们出境的礼炮哩!”
我一踏进清区,便觉得这里的情况,与前次所经过的沙窝区迥然不同。沿途所见阡陌都
是绿油油的,很少荒地,山上还新种着参差不齐的小树,道路平坦,桥梁坚实,足见顾狗子
对于农村建设十分注意。路旁农舍也都相当完整,我所进入过的民房,屋内布置也多井然有
序,有的人家厨房炉火熊熊,大概屋主人是刚上山区了。我看见顾狗子所统治区域的这些情
况,觉得这个土皇帝在安定农村方面,比蒋介石还要高明些,如果蒋介石能向他学习一些办
法,也许我们的困难更多了②
清区这种情况,使我忧虑起来,觉得苏区发展不易。我详询王树声其他各区的的情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