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页)
的人民会议,组织自治政府。各自治政府均须遵从联邦政府的共同纲领,但联邦政府不应干
涉所有自治政府的习俗,如宗教自由和头人的特权等。
我们暂时以北川县城为西北联邦政府的所在地。这个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北角,汉番杂处
(番族即藏族),汉人多聚居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番族各部落则散居在较广大的山区。番族中
又有生番熟番之别:这一带的番族多能说四川话,生活习惯已多汉化,被视为熟番;在四川
西北的西康地区则多生番,他们不会将四川话,也很少与汉人交往,保持着原有部落的语言
和习俗。
北川县是一个崇山峻岭的地区,西接岷山山脉的大雪山,县道多是顺着石岩的形势雕凿
而成,蜿蜒险峻,县内河流湍急,有类瀑布,有些地方为了河道的畅通,还经过石工的开凿。
这里到处都表现出石工的伟大工程,令人惊服。当地人民崇拜历史上治水的圣人大禹,认为
他出生于北川,全县大禹庙不少,我想这大概是与鼓励石工修道治水的是有些关系的。这一
带地势高寒,稻米和罂粟的栽种都不适宜,只产些青稞(麦类)豆子和包谷等。
我们到这里好像是身履异域,我军中占大多数的通南巴战士也不例外。我们在全军展开
教育运动,主要是训练战士们与少数民族相处,要尊重他们的宗教和风俗习惯等。生活上要
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用手吃糌粑②。我军战士素以大米为主要食粮,改吃糌粑是
很不习惯的,陈昌浩就曾许多次向战士们示范,吃糌粑一时成为他政治工作的主要项目。
周纯全所主持的西北联邦政府也积极展开工作。他在北川和北川西南的茂县,物色了各
部落的代表,参加政府工作。他向这些代表解释,红军与各部落亲如一家,帮助他们解除军
阀的压迫,绝不反对他们的头人和宗教习俗,只要求他们与红军和平相处。他也说明西北联
邦政治的远景,将来设立各民族的自治区,如藏族的自治区,回族的自治区和蒙族的自治区
等。他要求这些代表将政府的纲领和红四方面军的意向,传达到西北各个部落去。事实上这
件工作也已做到相当满意的程度。
我们在北川工作了约三星期后 (这时已是五月底六月初了),即接到第一方面军偷渡金沙
江的消息。我们立即实施策应的计划,将总部由北川移到茂县,第三十军奉命由汶川渡岷江,
经过理藩懋功,直指大渡河,扫除这一带的敌军,以便红一方面军能够安全渡河。第九军和
第三十一军,则由江油平武前线撤至北川茂县地区,对付这方面的敌人。第四军北向松潘,
作为我军北面的屏障。
当时敌军对我们是如影相随的,我们退一步,敌人就跟进一步。我第九第三十一两军撤
到茂县北川后,即与优势的四川军在这一带的东南地区发生激战。这是茂林密竹的山区,敌
军到处钻我们的空隙,我军则分别截击。第四军挺进到松潘地区时,胡宗南的军队也赶到了,
两军即在松潘县城附近激战。结果胡宗南部占领了松潘县城,我第四军则控制着松潘县以南
的险要阵地,使敌人不能南下威胁茂县。
我第三十军兼程前进,在懋功以南约一百里的地区,与红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会师。这
次一方面军渡过金沙江大渡河的行动异常迅速,大渡河是有名的天险,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
开部,就是在这里渡河时为清军所消灭。我在茂县接到第三十军陈世才李先念已与一方面军
会师,一方面军的全部正向懋功集结的电讯,当时,我和同志们都为之欣喜若狂。我钦佩红
81/166
… Page 418…
《我的回忆》第三册
一方面军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商议如何慰劳红一方面军的战士,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
我立即致电毛泽东等同志,向他们道贺,并告诉我将赶往懋功面谈一切。这样,红四方面军
不顾艰险,策应一方面军的任务,算是达成了。
① 王家坝是一个集镇,在嘉陵江支流东河边。
② 糌粑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