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页)
去,敌军的优势火力,将易于发挥力量,而且我军所击溃的敌军也还只是敌军的一部分,他
们仍有强大的后续部队。他判定已无完全击溃敌军的可能,乃下令退却,天明时,我军主力
都撤回柳林河的东岸来了。
据说:当时敌军将领意见分歧,陈继承主张退却,但卫立煌反对,力主坚守以待天明,
陈只好照办。如果敌军在夜间实行退却,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胜利。卫立煌在这一战役中,因
主张坚守,受到蒋氏的嘉许,不久金家寨被敌攻下时,蒋命令改称为“立煌县”,似乎就是为
了嘉奖卫立煌在这次战役中的战功。
这次战役,红四军伤亡在两千以上,地方武装的伤亡也在三百人左右。敌方损失似远较
我们为重,他们在夜间互相误击所招致的伤亡也相当严重。
51/166
… Page 388…
《我的回忆》第三册
翌日,天刚明,以汉口为据点的敌军飞机,对我们展开比前更疯狂的轰炸。敌机以九架
至二十七架的编队,在苏区上空川流不息,不加任何选择,看见目标就炸。我们在医院所在
地铺着极大的红十字标记,但敌机看见这种标记,轰炸得更为激烈。
我们就在敌机狂炸之下,积极整理我们的部队。红四军的战士们经过整夜作战,自然相
当疲劳,他们分散在战壕里休息。我们检讨这次战役之未能获得彻底胜利,主要是由于力量
不足。我开始做情况逆转的准备。我们迅速动员地方武装部队和苏区人民来参加红四军,以
补充这次损失,将伤兵分散到山林深处的村庄里去,并通令那些疏散在山林深处的苏维埃政
府和地方武装,储备粮食,照顾伤兵,准备各自相机行动。
敌方也在积极整理部队,不敢立即向我军反攻,各处的枪战显得平静了。敌将前线已陷
混乱的部队,在飞机掩护之下,向后撤退。敌方似觉得在全县布置过多的兵力,在遭受夜袭
时易于引起混乱,乃将主力撤到第二线去,前线只留少数部队,执行监视的任务。正面敌军
虽一时没有进攻我们的企图,但北面敌军,则向新集挺进,显然是要抄袭我们的后路。
我军经过两三天的休息和整理,元气又恢复了。我们考虑形势,认为敌军主力后撤之后,
我们将更难于正面袭击,乃决定将红四军潜移新集以北,去消灭那一方面的进犯敌军,因为
新集北面的敌军为数较少,或许比较易于击破。
敌军大规模的进犯,也使红军战士的心情为之不安。他们觉得家乡被毁,家属存亡未卜,
房屋庐墓成了废墟。我们针对这种情形,多方解释,指出这样强大的敌人,必须经过多次战
斗才能消灭;家属遇难,田园破坏,只会更坚定我们奋斗的决心;因为除此一途外,我们没
有其他出路。
苏区一般人民,似与红军战士的观感有些出入。当红四军潜向新集以北移动的时候,我
轻骑向新集行进,沿途慰问各地农民,遇到的农民都向我们表示,这次柳林河战役,红四军
英勇作战,已尽了保卫苏区最大的努力,敌军这次确是满山满谷的倾巢而来,七里坪前面群
山,几乎没有一个山峰不为他们所据守,所有村庄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民们觉得这个苏区
的灾难,是无法逃避的,只希望能保全红四军的实力,农民将来才有翻身的一天。
我在新集镇外一个民房里,召集最后一次的中央分局会议。当时新集已给战火摧残得面
目全非,我在那里巡视一周,全镇弹痕累累,到处是断垣破瓦,敌机狂炸程度可想而知。我
的办公处也被炸了。新集的各机构已搬到附近的乡间,不少负责人都分别到各处指挥作战,
参加会议的便只有少数中央分局和省委委员,其他大多为各机关的留守干部。
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们,表现了团结一致、坚决奋斗的精神。他们都认为鄂豫皖苏区已
不能保卫,即使红四军化整为零,打游击战,勉强担负起保卫苏区的任务,也会在军事上招
致更多的损失,因而多数主张红四军在必要时,不妨转到苏区外围去行动,保卫苏区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