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页)
军一同行动,这是准备缴获了东西,迅速挑往苏区之用(自卫军
9/166
… Page 346…
《我的回忆》第三册
到白区打土豪例带箩筐,以便挑走谷子)。自卫军的团长向我解释,他们的任务是协助独立团
威胁敌人,要等到敌人混乱了,才能去参加战斗。
近午,王团长因敌军无懈可击,便将大部分队伍,收缩到敌人较远的后面山头上来了。
我代表中央慰问了自卫军之后,也由前线回来和王团长会晤。我们商定由王团长仍带着他的
队伍监视当前的敌人,以便等到黑夜再行动。我和陈昌浩等则继续北行,这里到七里坪区一
个边境村苏维埃,不足十里路,只须几个兵护送就够了。再过去全部都是苏维埃的辖区,单
身也可行走,不必再有人护送了。至此独立团护送我们的任务,已告结束。
在我们(我、陈昌浩和那位交通)三人离开前线向苏区中心行进途中,陈昌浩觉得仅仅
两天多的时间,看见了不少的新事物:如对敌军的夜袭,高桥区的活动,农民武装向强大的
敌军进行骚扰战等等,这些事,他在上海时,从文件中虽也曾看见一鳞半爪,但究竟不太了
解,现在亲身经历,才有深切的认识。
陈昌浩向我说起,他混在战斗中,听见他们的种种议论,知道他们对于中央十分敬重,
对于我们新来的人非常关切。他转告我他所听到的一些事情。战士们看见我坐轿子,有点觉
得知识分子经不起苦,直至昨天下午我从轿子上跳下来,参加作战的时候,他们又高兴的说:
“主席也下轿和我们一道作战了。”今早我要他们注意隐蔽时,他们多觉得好笑,等到我通过
火线,到自卫军那边,有人在那里说:“这位主席真负责,连自卫军作战都要亲自去看一看!”
王团长还说:“以前上级不了解实况,乱下命令,以致难以执行。现在张主席遇事谨慎和负责,
看来,以后不会再有那类不切实际的命令了!”陈昌浩觉得王团长这种议论,是值得注意的,
也是我们所要肃清的立三路线的残余。
不到一个钟头,我们到达了那个村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是鄂豫皖苏区的边缘。我此后
所要说到的,便是这个苏区的概况。
①:河口在黄安西边四十华里,是黄陂县一重要市镇
第三章 推行新政策
我到达这个苏区中心后,立即考察实况,开始试行政革,这种改革的性质,用中共当时
的术语来说,是反对立三路线的军事冒险,实施巩固苏维埃和红军的正确路线。同时,用这
个苏区的术语来说,是反对“游击习气”,亦即反对土匪军阀的倾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而且受着许多条件的束缚,不宜完全实现。
四月十二日午后,我和陈昌浩由那位交通引路,向七里坪进发。七里坪苏区是鄂豫皖苏
区的发祥地,位于黄安北部大别山麓。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这里便是中共党员农协干部
和农民自卫军的逃逋薮,也是一九二八年秋收暴动的一个主要地区,成为长江以北的“井冈
山”,它的发展经历是很有代表性的。
从这个边境村苏维埃到七里坪是五十里,沿途村庄都遭受过破坏;特别是那些寨子祠堂
庙宇等较大的建筑物,大多只剩下断垣破瓦,都是白军进攻时,为了不让游击队利用来作为
据点而特别破坏的。人们往往根据这些遗迹,告诉我们一些英勇战争的往事。当地到处布满
了岗哨。我们每走二三里路程,就会遇着岗哨的盘查,比高桥区的岗哨组织,似乎还要严密
些。这些岗哨都由路旁村庄的少年先锋队担任,他们三五成群,日夜轮流看守岗位,盘查行
人,传达警报。
我们通过岗位时,要出示路条,答复盘问。那位交通往往指着我说:“这位是中央!”指
着陈昌浩说:“这位就是你们小鬼队的总头目!”那些天真的农家孩子,年龄多不满十六岁,
颈上系着一根红布带子,手里拿着木棍,听见“中央”二字时,肃然敬礼。我拉着那些孩子,
10/166
… Pa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