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页)
游刃有余的。我自己也觉得我对那一带的情况较为熟悉,而且大好中原,正是便于驰骋的所
在,我为之向往。
我摒当一切,准备起程,担负我的新任务。当时共产国际在上海的远东局(即共产国际
派驻上海人员所组成的机构)对这件事很注意。那个我所讨厌的波兰人,为此曾要求和我面
谈,但我托词拒绝了。另外一位德国籍军事代表,我倒极愿和他谈谈,请教一些有关军事方
面的问题。
那位德国军人虽只和我见过一面,但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在第一次大战中,任过中级军
官,手上带有伤痕,是他的光荣纪录。他年逾五十,具有冷静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他奉命
到江西苏区去,后来几次改装牧师前往,均为国民党军队所阻,未能到达目的地。共产国际
乃不得不改派一位较年轻的德国军人李特去江西苏区,任军事顾问。那位李特似远不如他老
练,与毛泽东等发生过不少磨擦。我想如果是那位较老的德国人去了,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他那次和我会面,表现很诚挚谦和,他要求我不要信赖翻成中文的军事书籍,一切要凭
自己的判断去处理。他特别指出一个独当一面的指挥者,要预先想到如果打败了应该如何。
184/185
… Page 336…
《我的回忆》第二册
在这游击战争中,是会经常遇到的,我觉得我的同志多富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往往易于忽略
可能受到的挫折。他的这种议论,实在切中时弊。我也觉得他不是一个巩固苏区根据地的教
条主义者,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人,即此一端,也远较米夫之类的人大为高明。
我们的计划在执行中遇着接二连三的困难。我自己是四月间到达鄂豫皖区的,但中共中
央其他的人则因敌人的阻挠,直到当年八月间,才完成了前往江西苏区的任务。
我总结我在上海这一段时期的努力,虽相对的抑制了王明路线的发展,但他们究竟还是
日甚一日的抓住了中央机构。那些教条主义的盲动主义者,遇着机会是会把事弄糟的,而且
在共产国际的掩护之下,为害将是更大。他们不顾实情,死板板的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如
在巩固苏维埃根据地这个阿题上,他们往往不计敌我力量的对比和自己军事实力的可能损失,
硬要死守这个地区或那个城市,如果任何人不这样照做,便被视为右倾的逃跑主义者。共产
国际的其他决定,也一律被视为是御定的,不能改变的。这就是有名的王明路线的特色,其
结果是使苏维埃运动硬化,招致了极严重的损失。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使中共回到抗日的
民族统一战线上来,也许整个中共会在苏维埃运动中完全葬送掉。
185/185
… Page 337…
《我的回忆》第三册
《我的回忆》第三册
著者:张国焘
东方出版社
目录
第十六篇 鄂豫皖苏区
第一章 到鄂豫皖的途中
第二章 初次参加游击队
第三章 推行新政策
第四册 金家寨之行
第五章 新集的盛会
第六章 整肃
第七章 鄂豫皖去的末期发展
第十七篇 川北苏区
第一章 四次围剿与西行五千里
第二章 入川之初
第三章 关于苏维埃的争执
第四章 建立新苏区以后
第十八章 会师与内争
第一章 渡过嘉陵江
第二章 懋功之会
第三章 毛儿盖会议
第四章 分裂
第十九篇 有分到合
第一章 在西康
第二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章 北上
第二十篇 国共和解
第一章 西安事变
第二章 延安百态
第二十一篇 抗日战争
1/166
… Page 338…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