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页)
这又与我所记忆的日子—六月二十日—有出入。
⑧⑨宣言全文见雷啸岑著《卅年动乱中国》。
⑩陈先生辞职书的理由是:“国际一面要我们执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许我们退出国民党,实在没有
出路,我实在不能工作。”
⑾陈独秀先生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发表的“告全党同志书”中也曾提到这次会议的情形。
⑿见前注。
109/185
… Page 261…
《我的回忆》第二册
⒀“南伐”似从未有过具体计划。因为事属秘密策划,其大要是第四军回师广东,首先进到广东北江东
江一带地区,再驱逐驻在广州的李济琛,形成另一左派中心,与南京武汉相对抗。
第十三篇 从机会主义到盲动主义
第一章 南昌暴动
从上文的叙述,读者已经明白国共合作终于完全破产了,中共也濒于支离破碎了;但问
题的中心,是此后中共何去何从,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中共经由南昌暴动,竟转入到苏维埃运
动时期。更不幸的是整个苏维埃运动的思想和实际都不适合于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共也从此
堕入了左倾的歧途。
总结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教训,许我这样说,国民革命确是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
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国共合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国民党整体是代表了中国人民的自强
独立的普遍情绪和要求,中共确是这种革命势力中的左翼,它偏于体现工农利益。可是国共
合作的实际政策是错了,中共废弃其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定,不安于少数派的地位,一心想
投机取巧,混进国民党内去,企图混水摸鱼。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共加入国民党的政策,根
本就是机会主义。
国共虽然分裂了,但国民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结。一九二七年夏季,武汉政府快告结束
的时候,国民革命还只是在初步发展时期。当时,北伐尚未完成,军阀和反动势力还以各种
形式到处猖撅,中国统一的任务,还差得很远,不平等条约并未废除,列强在中国不仅保有
上海等地的租界,破坏中国领土主权,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它们还可以运用其驻在
中国境内的军队和炮舰,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中国革命;愈到中国北部,日本的侵略势力,
更是不肯轻易退让。蒋介石汪精卫等虽然是相继清共分共,但还在与奉系军阀作战,并未有
与日本等列强势力勾结起来。中共最主要的错误,就是没有看清楚这一点,即是国共闹翻了,
大批共产党人受到了杀害,但国民革命还未成功。如果中共当时仍能向国人号召国民革命,
一致继续努力,反对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和军阀,也反对那些清共分共的反动行为。循此前进,
大可以开辟中国历史的新途径。
可是共产国际的死公式,危害了中共,也损伤了中国革命。这种死公式就是:国共合作
完蛋了,继之而来的便应当走苏维埃之路;民族解放运动解体了,继之而来的应当是进行土
地革命;蒋介石反动了,似乎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完结了,继之而来的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
由这些思想出发,于是自欺欺人的飘飘然起来,运用所谓辩证法,强调土地革命与苏维埃,
强调反对蒋介石政权,认为这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最主要工作。谁知这个革命目标的转移(由
对外转到对内),竟帮助了日本的侵略势力,也几乎完全断送了中共。直到不可收拾之时才放
弃苏维埃,要求蒋介石容许它“一致抗日”。所谓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也就是苏维埃运动破
产的明证,这些事我在下文要详细说到。
现在让我从南昌暴动说起。“八一”南昌暴动,是中共对国民党分共的武力反抗;名义上
虽仍以传统的国共合作相号召,实际则纯由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这一暴动,由中共政策转
变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过渡阶段,因为暴动失败之后,中共也就走上了苏维埃运动的
新时期。中共暴动政策,也是由这一次开始,而且一开始就充满了冒险色彩。由此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