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2/4 页)
怎么称呼?妾身可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徐令宜慢慢地挽着衣袖,看着她渐渐向喋谍不休靠拢,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贞姐儿下小定、谆哥订亲,他可都没有提醒过她,她还不是办得妥妥贴贴,没有一点让人垢语的地方
。怎么这次就要人提醒了?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微弯成了一个愉快的孤度,道:“皇上说了,既然进了我们家的门,就是我们家
的人。只是千万别让他背上不孝之名!”
果然,这是政治角力后妥协的产物!
有了皇上的这句话,这杨氏只怕是要客客气气地供着了。
十一娘沉吟:“妾身见识有限。只怕还是要问问娘怎么办的好!”
“行啊!”徐令宜望着她微微蹙了蹙又很快舒展开来的柳眉,笑道,“这件事也要跟娘说说才是。等
我换了衣裳,我们就去娘那里。”
十一娘胡乱点了点头,坐在炕上喝了杯茶。
等会要翻翻帐册,看看当初文姨娘和乔姨娘进门时都是个什么章程。还要把宋妈妈叫来问问,看看纳
妾都有些什么讲究和讳忌。到时候也好做个参考……
不一会,徐令宜从净房出来。
十一娘收敛了思绪,帮他换了日常穿的宝蓝色素面湖杭夹袍,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并不是一个人,二夫人也在。
杨氏进门,对徐家来说也是件大事。十一娘对二夫人的出现并没有感觉到突兀。而太夫人看见徐令宜
两口子进来,吩咐小丫鬟奉了茶,然后遣了屋里服侍的:“算时 候,你这时不回,再过一个时辰也要回来
了!”
行了礼,徐令宜坐到了太夫人对面的炕上,二夫人和十一娘则坐在了炕边的太师椅上。
太夫人这才肃然地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上说太后娘娘在奉先殿哭先帝,要我进宫去劝劝,我让人快马加鞭去福成公主那里报个信。自己
缓了一步。”徐令宜端起茶盅来啜了一口,细细地道,“待我到时,士铮已陪着福成公主先一步到了奉先殿
。不仅如此,太后娘娘和福成公主已经拧上了。一个跪在奉先殿的东边,一个跪在西边,都哭着先帝各说各
的。太后说太子妃无出,她愧对列祖列宗,要为太子纳品行出众的女子为良娣,看着太子开枝散叶,到了九
泉之下才有颜面去见先帝;福成公主则说自己幼承庭训,谨小慎微不逾矩,皇上嘉许,因此立了长孙女为太
子妃,她感激涕零,更是时时自省,不可因私利而忘社稷,见到太子妃时便进言,万万不能以‘成亲不足四
月无出’为借口安排侍寝之人,献媚固宠,扰乱嫡庶之别,以至于上下不分,败坏纲纪,颠倒伦常,成为宗
室罪人。如若这样,还不如一辈子无出,精心为太子抚育庶子,以德才之人备选皇室,保皇室千秋万代之绵
。”
他话没有说完,屋里的三个女人都神色微变。
当年太后正因为无子所以才被立为皇后的。福成公主这话说的,简直是在掀太后的老底。
“这个福成,”太夫人叹道,“到底是先帝的胞妹,过犹不及!”
“正是!”徐令宜也叹气,“太后听了指着福成公主说了两声。你,你……,就身子一软,昏了过去
。”
太夫人和二夫人脸色一紧,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子。
“还好太医院的刘医正一直候在殿外,” 徐令宜颇有些无奈地道,“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有惊无险
。”
尽管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屋里的人还是一阵后怕。
要是太后就这样死了,别说皇上会青史上留名,成为忤逆嫡母的“昏君”,就是在场的福成公主、徐
令宜、周士铮只怕也逃不脱干系!
“不过,太后真病了。”徐令宜神色有些凝重,“醒来后说话都不利索了,拉着皇上的手只知道流眼
泪。皇上不由面露不忍。福成公主就跪在一旁哭起当年曾抚养过皇上的常宁公主生母王美人来。 太后听着
一阵哆嗦,差点又闭过气去。福成公主看着不对劲,不敢再多说什么。跪在门外的建宁侯和寿昌伯就趁机嚎
淘大哭起来。太后听了,挣扎着起身要去太庙。皇上拦不住,朝我使眼色,让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