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想不到,赵将军如此迅速的就平定了叛乱!实在是少年英雄呀!我大汉有如此之臣,实乃天下之大幸!”皇甫嵩对赵云可谓是非常的欣赏!估计此时赵云与刘备两人在皇甫嵩心中的分量已然不相上下了!
“呵呵,快快进城吧!圣上已经准备好了宴席为子龙接风洗尘!”蔡邑走了过来,拉着赵云的手,十分亲切的说到!的确,赵云与蔡邑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好的,但是又分不清到底两人属于哪一种关系!非亲非故,非师非友!也许蔡邑心中已经把赵云看成了自己未来的女婿也说不定!
“哦!那就快去吧!怎么能让圣上等在下呢?这可不行!我们还是快走吧!”赵云一听,小皇帝还专门设宴为自己接风,心中也倍感光荣!
第二十回 曹孟德出言荐重任 赵子龙奉命守凉州
于是众人便一同往皇宫走去!在众人的后面,有一人却眉头紧锁!此人正是最初向赵云提出希望赵云能去长安消灭叛军的曹孟德!
而此时,有一人插了一句:“赵将军真是厉害,牛辅初败,就派人进行追击,打得牛辅摸不清状况,拼死抵抗,在抵挡了鲍校尉的一路追兵后,又马上遇到了下一波追兵,最终主将战死,全军溃散!此战法的确高超呀!”
听到这里,一些人心中也感到惋惜!毕竟同朝为官,同僚死了,心中难免会有些感触!
赵云一听声音就知道此话是曹操和王允两人所说!而且此番话语别有深意!不过众人却也只以为两人是因为一时感怀,并没有别的意思!
“的确!鲍将军是为了大汉子民的安危牺牲的!我们应该记住他,他是我们大汉的功臣!”赵云接着话题继续说到!
而众人听了赵云的话也轻轻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曹操见赵云将此事说到了这一步,众人也被引到了别的方向,便停止了这一话题,不过,在他心中却又是暗暗加深了对赵云的敌对情绪!
皇宫之内;大殿之上!小皇帝刘协满脸兴奋的望着凯旋而归的赵云。
“赵将军凯旋而归,可喜可贺!此番平定叛贼,将军神勇抗敌,扬我大汉军威!实在是功不可没呀!”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夸赞着赵云!语气中完全透露出自己对赵云的重视和喜爱!
“臣乃托陛下之鸿福!这次能大胜而归,跟众位将士的奋勇杀敌是分不开的!而且,由于臣的原因,还损失了我大汉数千名勇士和鲍校尉‘‘‘‘”
“赵将军,战场上你死我活,刀剑无眼,牺牲是在所难免的!我相信鲍校尉和众位勇士们,心中也是无憾了!毕竟他们是为了我大汉的安危而付出了生命,他们死得光荣!赵将军无需自责!”小皇帝刘协此时完全向着赵云,此话一出,让原本准备借题发挥的曹操等人又哑口无言了!
“陛下所言极是!战场上的牺牲在所难免,众位死去的将士是为国捐躯,是无比光荣的!”旁边的皇甫嵩接着皇帝的话继续说到!此时皇甫嵩在朝中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深得小皇帝信任!
“既然如此!我觉得应该好好封赏赵将军,众位爱卿有什么好的提议吗?”本来小皇帝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好意,这个谁都清楚,可是就是这句让等待许久的曹操,终于找到了突破点!
只见曹操,快速的向前一步,向皇上建议到:“陛下,此番赵将军凯旋而归,是为我大汉天下立了大功一件!着实应该好好奖赏一番!而凉州初定,周边的外族虎视眈眈,时时刻刻都危胁着我大汉疆土的安危!所以,我认为可以封赵将军为真定侯并兼凉州刺史,前往凉州,镇守一方,以赵将军之威定能保我大汉一方平安!”曹操此言一出,众人反映不一,的确,曹操说得在理,如果换成一般人也许这样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献帝刘协对于赵云,其实是想将其留在身边,以作心腹!可每次总有人要将其往外面调遣,这让刘协心中很是不爽,加上赵云不在洛阳的这些天,朝中大臣们又开始党派之争,搞得刘协甚为头痛!如今赵云回来,本以为可以将其留在身边,哪曾想,这曹操又想让赵云去那西凉,此人究竟居心何在?
而蔡邑和皇甫嵩为首的与赵云关系密切的一干人等,此时也不希望赵云离开洛阳!
只有曹操和王允那一伙人,巴不得赵云马上离开洛阳!而且越远越好!因为赵云现在越来越得宠,如果将其留在洛阳,对自己一方的前途是十分不利的!
此时,献帝刘协也是眉头紧锁,不时的看一看下面的大臣们,希望有人能给出别的建议,只要不让赵云离开洛阳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