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2 页)
用一颗纤尘不染的心灵来回应。
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世界有独特的感悟,只是他们太小了,必须依赖父母,又不懂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事实上,孩子并不需要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只需要我们真心的关爱、接纳、欣赏和尊重。他们不是有趣的小玩具,我们不能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强加在他们头上,一旦他们的表现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首先想的却是责怪,而不是倾听。我们甚至会说出“你这孩子没救了”“我今后再也不管你了”之类的话,伤害他们单纯的心灵。这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以爱的名义控制他们。还有些父母,对孩子一味溺爱,也不是对孩子的尊重,只会把孩子渐渐变成弱者。孩子得不到付出爱的机会,就不懂得承担责任。爱,应该是彼此尊重和平等的,应该流动、鲜活起来,而不是一潭凝滞的死水。
懂得全然接纳的道理之后,我开始用焕然一新的方式对待小艾艾。敏感的她察觉到了我的变化,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有一天晚上,我要参加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例会,艾艾却不情愿,说:“妈妈,我想和你一起去,我保证不发出声音影响你们。”假如在以前,我一定会严厉地拒绝她。然而现在,我会以商量地口吻跟她讲道理。我说:“我知道你不会发声,可你在妈妈身边,看到你一个人玩没人陪,妈妈一定会分心。”艾艾想了想又认真地问:“妈妈,在家陪宝宝重要,还是学习重要?”我说:“陪宝宝很重要,但妈妈需要留些时间给自己,同时,不管我做什么,你做什么,妈妈始终都很爱你。”听完这话,艾艾笑着点点头,说:“好吧,妈妈去学习吧!”
最美的感动
前些日子,我和艾艾一起过了一个感动的母亲节。
因偶然的机会,我接受了城西创意宝贝的邀请,参加他们组织的亲子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妈妈们站在幕布后,只伸出一只手来,而孩子们必须通过这手找到自己的妈妈。
躲在帘子后,我开始担心艾艾找不到我的手,我想,到底是伸出带戒指的手,还是伸出那只有小伤疤的手呢?或者我故意把腕上的珠子露出来提示她?
孩子们准备好礼物上楼了,我最后决定伸出那只有小伤疤的手,那只手光溜溜没有任何提示物,而我在帘子后偷看着。艾艾是最后上楼的一个,拿着给我包扎好的一朵康乃馨,左顾右盼,焦急地寻找着。突然,她向这边奔过来,我的心越悬越高,直到她毫不犹豫地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把花塞了进来。老师问:“你确定是你妈妈吗?”艾艾很肯定地点头,“妈妈手上有个小伤疤,我知道的!”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眶,忍不住撩开帘子,把她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我想,这种最美的感动,世上每一个母亲都能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