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页)
北平的寡人。”朱棣将目光投向大家,“其时惨状,卿等不会忘记吧?”
朱棣的叙说,仿佛将大家带回到当年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一句问话,更是让众人面上一片肃然。
朱棣苦笑一下,又道:“危难之时,飞龙来投,数万的精兵,百万的家财,方助我北平起事,四年奋战,终有今日一统华夏。”朱棣叹息一声,望了殿下众人,道:“期间运筹帷幄、横马立马,飞龙之功,汝等可比否?”
殿下群臣无人敢出一声。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哼哼,哈哈哈……”正当朱棣的狂笑让大家不知所以的时候,他突然一个转身,目光如炬,注视着众人,“难道朕真的是越国的勾践么?”
殿下群臣齐齐跪倒,口呼万岁。朱能叩首道:“吾皇万岁乃空前绝后之圣明天子,举国皆知,请圣上莫以一人之念废群臣赤诚啊。”
姚广孝也道:“万岁,飞龙奇人,常有些奇思怪想,也不足为怪。有道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也许真象他说的那样,逍遥自在的日子才是他喜欢的。”
朱棣轻轻挥了挥手,道:“你们退下吧,朕有些累了。”
众人不敢再说什么,行礼后全都退去了。
以后的几天朱棣一直没有上朝,封赏的事也就耽误下来,大家多有议论,最后还是朱高炽苦苦相劝,朱棣才打起精神,旧事重提。事情当然还要由孟飞龙开始,朱棣下旨,封孟飞龙逍遥公,食亲王俸,准他不必陪王伴架,其八位妻子皆封一品夫人;又赐他逍遥公牌,监察亲王、百官言行操节,有为官不清、执法不公者,可密书亲奏朱棣。朱棣还下诏,凡逍遥公信件,皆以八百里加急文书处理,凡有人敢缓一刻,罢官;慢一时,斩首;延误一天者,灭族。
孟飞龙的事情解决后,其他人的封赏就要容易的多,这都是朱棣已经想好了的。孟飞龙之下,文臣以姚广孝功劳为最,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姚广孝在朝极得朱棣信任,其死后,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养子继尚宝少卿。与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并侑享成祖庙廷。);武将战死的张玉第一,赠都指挥同知,追赠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元年三月,加封河间王,改谥忠武);张玉之下,邱福次之,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禄二千二百石,与世券;再次朱能,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又次谭渊、王真、陈亨、陈珪、郑亨、孟善、火真、顾成、李玉、许梦龙、蔡清、王忠、王聪、徐忠、张信、李远、郭亮等皆封侯,其他人也有封赏,不在话下。
所有功臣封赏完毕,朱棣下旨命礼部择日,在大宁为永宁公主与孟飞龙完婚,至于婚嫁的一切安排,他都让徐皇后去办理,他再不过问。众人私下都以为孟飞龙把朱棣的心伤透了,很为他的将来捏着把汗。
第六卷 圣贤寂寞 第二章 尘埃落定1
听说孟飞龙来看自己,朱棣早早来在宫门外迎接,兄弟两个相见,都是满脸的喜色。孟飞龙果然没有按律行君臣大礼,而是以兄长之视礼见朱棣,朱棣笑容依旧,拉了孟飞龙的手,便向大内行去,一副兄弟重逢的样子。其它与孟飞龙结伴相随的朋友、大臣们,见两人走远,都识趣地离开了。
兄弟两个单独相会,相互打量对方许久,朱棣道:“飞龙居然也有胡须了。”他自己叹息一声,“做哥哥的头发都白了。”
孟飞龙道:“大哥头发是白了,不过百姓们都在感念您的恩德,说您是爱惜百姓的好皇帝。”
朱棣脸上含笑,却摇了摇头,道:“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还差得远呢。”
孟飞龙真情地道:“大哥也不必太过操劳,自己的身体也要当心啊。”
朱棣为孟飞龙的真情动容,轻轻点了点头。孟飞龙道:“皇嫂可好?”
朱棣脸含苦笑,叹道:“她的身体更不行了,现在每天都在吃药。”
孟飞龙吃惊地道:“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朱棣叹道:“自从跟了我之后,她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现在太平了,她还要亲自过问后宫的事,累也要累倒了。”
孟飞龙知道大哥、大嫂都是坐不住的人,自己劝也没用,便低下了头,在心中暗叹。近十年的相处,其实他对这对兄嫂早有了极深的感情。
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