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了些许因错过而生出的伤感,也少了些许因了忘却而生出的失去。所以忘却也是好的。忘却不是因了忘却才忘却,忘却却是因为永远的或者在某一个美妙瞬间的记起而存在,因此这样的忘却便有了伟大的意义!而不是无助的痴或念,或由此而生的伤!哀!怨!
荒废成集
不想荒废竟可成集,于是便有了《荒废集》,其实并不明其意,作者大家应该熟悉,陈丹青是也,但是对于我却是第一次拜读他的大作!其实知其名则是因为其炒掉清华的";壮举";;那时便想了解其人其事,只是这老大是一画画的,而我却是一画盲,什么都不知,于是了解他的行动便就此终止。眨眼之间这老大竟出书了,对于文字自认还是有些敏感,于是了解他的行动又重新燃起!总想知道这老大怎么这么牛竟辞了清华的好差事!
初读这个书名有些不解,为何叫做荒废?按照作者的解释源于其荒废了画画的正业,却干起了文字这非正业。便是荒废之意了,看了这书之后我个人理解这荒废至少有三个意思:一、确如作者所说荒废了画画的正业却总是唠叨了其他的杂业;二、我想作者这荒废集中所言之事大概都是从前及至现在正在荒废之事;三、这荒废之事总有内在的原因在;荒废的原因说上一大堆,便成了荒废集了。(当然这纯属个人臆测)
其实这荒废中也表达了些许的意思,从这样的书名看得出作者确是掏心窝子的,因为这其中含着一份恨铁不成钢的情怀!因为荒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荒废的教育,荒废的体制,荒废的青年,荒废的时代,当然荒废了他一个人的正业无所谓,只是民族的荒废。民族未来的荒废怎么办?怎么弥补?作者心中的那份对家国的担忧,对未来的感怀需在字里行间体悟。虽然作者谈的是30或20年前的往事但是在往事的叙述中多了几分愤慨与怨怒,其实无论是当年的“知青运动”还是后来的“星星起事”。其实都带有时代的印迹!书中有这样的叙述:马德升扯着嗓子咆哮道:“官方的画家彻底完蛋!搞什么艺术!就知道他妈的挣稿费!”。这便是那个时代的真实,一批有良青年就在1979年…刚刚结束**的时代,开始了自己的追寻之路,探索之路。但是在中国的土壤中当年及至现在依然难以使艺术真正成为艺术。于是当年那些对国家,对艺术抱有幻想与憧憬的人在折腾了3年之后纷纷选择了出国,选择了离开这片无法使艺术和理想生根发芽的土地,去寻找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我相信他们当时的心情绝对有恨铁不成钢的成份,因为他们都是有良知和有强烈使命感的人。不幸的是这些人在另一篇天地中确实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不幸是因为这些不在中国,而在国外。当然这种结果的讨论应该放在更广阔的历史维度中去考虑,当时的社会氛围与政治气候是不允许所谓“起事”的事件发生以及成长。作者曾经对毛主席逝世后的情景有这样的描述:“拉萨阳光猛烈,我记得屋里的静,三个人刻意扯些别的话题,闪避目光,不敢对视,抑制嘴角的痉挛,只怕猝不及防,笑出来。”“九月九日下午我们竭力抑制的正是托尔斯泰捕捉的那种笑,虽则大异,但何其危险:笑是可怕的证据,门虽关着,三个彼此信赖的人,可是一笑之后怎样收场?”这字里行间透露了怎样的时代?这时代是疯狂的,是毫无理智可言的!也许毛的逝世正是人们所期盼的,不应说是期盼,应该是等待,因为一个人的死亡影响一个时代的进与退!应该说当年万民的悲痛的理由其实是一种大解脱的完全释放,正如作者所言,“包括中南海诸公,都在暗暗等待终结的一刻,只是没人知道此后中国将会上演什么剧情”。这便是那个年代的完整表述。其实已经不止一次的看过关于“*”的种种,但是从来没有今天看到的这样真实!通过这样的事实我们应应该不难理解当年的那些人为何选择这样的路。
当然我们今天在此谈的只是关于文化,关于教育,关于体制的问题。当年一个人的死亡决定一个时代的终结,而现在我们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是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前朝!这便是我们不可思议的荒废,当然也许这便是东西文化的冲突的集中体现,作者是久居国外的人,在文化认同上已然适应西方,回国后反而对我们的体制不适应,于是,只能愤然离开!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教育是落后了,是走了错的道路,于是诺贝尔没有我们的份,当然我们的教育不一定需要诺贝尔奖来证明,但是我们的教育却需要有拿诺贝尔奖的实力。但是没有,这样我便了解了这老大为何能有炒掉清华的“壮举”,我想决非一个‘牛’字能表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