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李弘接下圣旨,方才发现,这道圣旨并非经过门下省的正规旨意,只是简单的盖了一个李治的私章,并不是天子印信。
这么说,这只是一封私信,怪不得李治口气那么重,说的好像要废太子一样,既然是私下训斥,自然会重一些。
“殿下,周国公和殿下虽有仇怨,可毕竟是皇后娘娘的侄子,若是……陛下也不好做,请殿下思虑。”
贺兰敏之?李弘眸光一冷,不过随即便恢复了温和。
“多谢吴大伴了,孤自有分寸。”
吴良辅在李治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察言观色的功夫自然是一等的,眼见李弘这般表现,自然知道太子殿下怕是没把这话听进去。
倒也是,当年周国公做的如此过分,换了谁都要对他恨之入骨,更何况是身份尊贵如太子殿下。
不过话他已经带到了,也就不多留下,当即便告辞了。
李弘送走吴良辅,回到营帐便露出一丝冷笑。
吴良辅乃是在李治身边伺候多年的人,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该他说的一句都不会多嘴,他本来还在奇怪为何李治的这封旨意中没有提起这件事。
现在看来,这分明是李治两边为难,只好借吴良辅的口委婉的告诫自己,贺兰敏之不可轻动。
可惜啊,就算现在自己想要放过贺兰敏之,恐怕那小子也不会放过他,自己那天狠狠的打了他,想必现在早就怀恨在心了,更何况平康坊的案子还没有查清楚,他绝不会轻易放过那些戕害女童的幕后黑手。
不过以前他只以为武后护着他,没想到李治也不大赞成自己对付他,这倒让李弘有些无奈。
想必他这位多情的老爹又想起了贺兰敏之的母亲韩国夫人,不过过了这么多年,李治的情分怕也是淡了,要不然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而且说不准还有武后的意思在里面。
最紧要的,还是武后那边……
李弘缓缓敲着桌面,思索着。
既然东宫六率这边已经安置好了,李弘也就不再多留,毕竟暂时做的这些已经足够收拢将士们的心了,其他的还要等以后慢慢来。
况且他其实就这么点底子,而且也没时间天天泡在这里,真正训练东宫六率,还要靠王方翼和黑齿常之,自己最多把好大方向。
不过,贺兰敏之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因为李弘刚刚接到消息,明日大理寺开审皇城遇刺一案。
好戏,开锣了!
第三十七章:三司会审?
次日,一大早李弘便到了大理寺,没想到等到他来的时候,大堂上已经坐满了各位大佬。
张文瓘作为大理寺卿自然是要到了,可是刘仁轨,许敬宗也悉数在座,弄得李弘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走到了政事堂。
更离谱的是,李绩这个老家伙怎么也在,这事和他扯得着关系吗?
“参见太子殿下!”
李弘一来,众人自然不敢再坐,起身向李弘行礼。
“今儿大理寺倒是热闹,怎么连许相也惊动了,让诸位相公等候孤一个人,真是失礼!”
施施然的坐下,李弘免了众人的礼,笑呵呵的对着许敬宗说道。
“殿下,昨日吴公公传来皇后娘娘懿旨,道是殿下遇刺一案事关重大,又事涉皇亲,所以娘娘下旨命老臣与大理寺卿张大人,御史中丞周大人共同审理此案,由殿下,英国公和刘相一同监审,昨日天色已晚,便未曾来得及通知太子殿下,请殿下恕罪。”
许敬宗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抚着自己肥硕的肚子,眯着小眼睛笑着说道。
李弘的心中一凉,他明白,武后终于出手了!
他这才注意到,许敬宗今日和张文瓘乃是并排而坐,在张文瓘的右侧还留有一位中年男子,想必是许敬宗说的御史中丞周允元了。
张文瓘乃是大理寺卿,许敬宗是门下侍中,再搭上一个御史中丞周允元,这不就是三司会审的节奏吗?
李弘昨日还在奇怪,发生了平康坊这么大的事情,武后竟然无动于衷,只有李治送来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私信,这本就不大正常。
没想到武后的动作这么快,竟然直接安排了三司会审,想起昨日吴良辅离开的时候忠告的那句话,其实未必就是李治的意思,更有可能是武后在警告他!
可武后难道不知道事情闹的越大,对她越不利吗?到时候若是当庭审出贺兰敏之乃是幕后主使,就是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