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那就更不像青春所应该有的激情和波澜了!
青春是要有些忧愁,有些眼泪的。青春也会有很多的烦恼,但这些烦恼大多是由友情和爱情滋生出来。青春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蜕化了童年的幼稚,但也没达到中年的成熟。于是我们会夸张的对一切事做出我们应该表现出的表情,冲动的、恐惧的、高兴的、忧伤的。我们都用着最原始、最纯真的方式表达着,乐在其中忧在其中!我们在忧愁中学会沉默,在泪水中学会冷漠。
青春是要有些激情,有些波澜的。青春富于精力,裕于时间。我们有太多乌托邦似的梦想想去实现,有太多泡沫般的浪漫想去尝试。可这些都是被想象加工过的“艺术品”,现实和理想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我们对这些总是不服气,虽有着年轻人的凌云壮志,但却有失成年人的理智思维,于是我们豪气过、沮丧过、奋斗过,失望过。我们都用最真诚、最真实的方式投入其中,得在其间失在其间!我们在无奈在学会隐忍,在失败中学会坚强!
在我眼里,大学的结束就意味中单纯的青春的结束,出了社会之后,即便你的年龄还停留在青春的阶段,但你的思想绝对不是!社会太复杂了,像一股洪流把你裹卷其中,你望不到岸边,身边也很少有漂浮的大学能够承载你的“希望”。你只有在挣扎中学会“游泳”,学会“自救”。学会了之后,你又会感觉到有太多的责任或义务需要你去承担,你一下子就会变的很现实,现实也不容你不现实!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已经不能称之为“青春”。或者可以在它的前面加几个形容词,比如“灰色的青春”“黯淡的青春”“变质的青春”,无论怎样,它不能成为“单纯的青春”。
站在青春的边上,一回过头去,才感觉自己的青春太过短暂,时间太过短促。童年时的设想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毁灭,我觉的自己像站在冰面上,前面是刺骨的冰水。望向对岸,那就是中年的忙碌。我不想跳下去,可是我的青春的冰面正在不断的融化。我还是在等待,等待着实在站不稳的一天,在挣扎中学会“游泳”。 。。
告别回忆之地
今天又自己一个人去了海军基地,只是去随便看看而已。因为没有工作没有事,闲着也很无聊,还不如到那里去找点回忆,让脑子在熟悉的地方去逛逛,太多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事,脑子还不知道怎么应付,所以。。。。。。。。
海军基地那边有太多的回忆,读了三年大学也不及那里盛载的多。要把这些人这些事写出来,可以写一本书,虽然时间的跨度还不到一年。因为我试着去写一个人过,感觉自己漏了很多的细节,可以就这样,我也把她写了8000多个字。写完之后,连我自己也吃惊,我怎么能写这么多,虽然很多是废话,但这些废话也是我的肺话。一个人就写了快一万的字,总共有10个人,如果要写,真的能写很多。可是我写不出来也写不好,我写的只有我自己能看懂,我也只希望自己看的懂,有些东西很难分享,只有相同经历的人也许才能感觉到一二。
我是比较喜欢回忆的人,回忆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我做不到。《阿甘正传》里的福里斯甘在母亲死亡、爱人离开的时候突然想着去跑步,我总感觉他总是很任性、很随性,于是他真的就去跑了。还跑了整整三年零二个月。又突然停下来,对后面因为好奇新颖和他一起跑的人说:“我感觉好累,我想我应该回去了。”在他跑的过程中,他想起过一句他母亲对他说的话:“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过去。”而我常常是拖着回忆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注定走的很累。
以后我也在不想去海军基地,每次走到那里,熟悉的景物就会来撩拨记忆的复苏,记忆也不争气,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还是冒出来了。没办法,熟悉的不能假装不认识。
我的脑子里还存在着很多人面貌的“特写”,这些人却以分布在我很陌生的城市里。这辈子也许不会在见。今天算是去告别了,我想着这么多人和事,他们在回忆的时候说不定不会有我。我这样就有点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了,这就有点痛苦。人都是相互的,相互才能相知,才能相伴,那是前提。未来的日子照这个趋势发展确实感觉不怎么令人乐观,我想把花在回忆上的经历搁一搁,集中到明天身上,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好,那样的话,说不定回忆也会加上现在(找不到工作)的滋味:痛苦!
海军基地,也是我来上海的第一个基地,拜拜!
(爱情很现实的故事就是在这里产生,我的一些大学朋友也在这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我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只有她和胖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