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会前两天每个人都拿到了栗志的分析报告,看过栗志的报告后,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政研室多这么多年来可是没有这么出色的研究报告出台了,不仅是政研室,就是整个临江也不曾有,只要能参加这次讨论会,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少不了一份功劳。
“栗志同志,欢迎你回来啊,现在像你这么优秀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见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孙为民在经过介绍认识栗志后,用力地握着栗志的手说道,“以后见到凌教授的时候,请代我向教授问好。”
“谢谢孙教授的夸奖,您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栗志也是握着孙为民的手摇了摇道,“我一定带到,老师曾经跟我提起过您,要我回来之后一定要向您多请教呢,只是最近有点忙,没有腾出时间。”
“凌教授可是我们经济学界的泰斗,你是他的高足,咱们以后一定要多交流。”孙为民闻言哈哈一笑,“老金,你说邀请栗志同志为咱们党校经济教研室的特邀讲师怎么样?”
“我看行,栗志同志不但学历高,而且见多识广,理论水平相当扎实,最为关键的是了解我们临江当地的实际情况。”金元潮也是党校经济学教授,闻言笑呵呵地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回头咱俩联合向领导推荐。”孙为民教授四十多岁,说话比较豪爽,一点没有学者的儒雅之风,和金元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没有征求栗志是否同意的情况下便替栗志做了主。
寒暄了一阵子之后,会议便在何国强到来之后正式开始。由于事先已经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每个人都是与经济方面的理论研究者,再不济也在政研室厮混多年,心中都明白栗志这份报告的价值,于是从一开始会议就相当的热闹,每个人发言的时候都先是将栗志的报告吹捧一番,然后才提出自己的建议。
唯一例外的就是虞子期,半个好字也没有说,而是直接切入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临江市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但也是一个农业大市,我们看问题不能仅仅盯着城市,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三农问题也是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重视的问题。”
“既然是临江市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我以为就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经济才能真正的飞速发展……”
虞子期自顾自地将自己看法说了一通,栗志听的很认真,也用心地做着记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这样的会议对于栗志而言非常重要,不但可以充分地了解各人的业务水平,也能吸取各人的经验,让栗志更快地融入政研室。
对于虞子期的态度,栗志没有意外,这小老头是彻底跟自己卯上了,要是跟其他人一样先夸赞一番,反而有些不正常。不过栗志对于虞子期的观点却是非常赞同,临江算是老工业基地,但更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才是立足之本,只有让老百姓获益,政策才算真正有效,经济自然也能大发展。
其他人对于虞子期的观点也没有意外,因为众所周知虞子期跟栗志不对付,况且虞子期所提到的农村问题也算是有的放矢,不是毫无根据的找茬,栗志的这份报告更多的是针对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研究,农村问题并没有深入。
经济科的刘杰和秦子明心中的兴奋甚至都超过了栗志本人,轮到他俩发言的时候,一个个兴奋地满脸通红,热情地赞扬了栗志一番后,才算是切入正题,当然一点没有忘记给自己脸上贴金。
罗新明何德贵等人都是官场老油子,自是知道该怎么说话,发言虽然短,但却说的滴水不漏,总之自己等人都在协助立志工作云云,又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一点没有破坏会议氛围。
冗长的讨论结束后,最后形成几条主要结论,一是要将这份报告提炼出一份3000字左右的精华版,以供领导批阅;二是要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报告的细节,丰富报告涵盖的内容;三是要成立一个调研小组,展开对临江工商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调研工作,最后形成一份关于临江经济的全面分析研究报告。
最后归结一个目的就是要向领导申请立项,申请经费预算,最后论功行赏。
看到众人兴奋的有些发红的脸庞,栗志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原本只是虞子期折腾自己的事儿,现在竟然被折腾大了,以至于前来分羹的人竟然从科室领导到政研室领导,甚至还牵扯到了党校教授,或许这就是政治吧。
虽然心中略有一丝不屑,但是栗志却是明白,这对于自己没有坏处,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没有坏处,影响越大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