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封诸吕(上)(第2/3 页)
从,使得吕后重新加强了对外廷的掌控。从此开始,朝廷政令全都出自吕后一人之手。
不过,掌控了外廷却并不等于掌控了天下,一时的权倾朝野也不能确保长久富贵,毕竟当时直接受朝廷控制的土地仅仅只有三分之一,而更多的土地仍然牢牢掌握在刘氏诸王手中,深知权力博弈凶险的吕后,不能不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吕氏一族会遭到清算,或者就此没落。
于是,为了确保吕氏一族的长久富贵,吕后在全面接管朝政之后,又开始思考分封诸吕为王之事。在她看来,如果吕氏族人也能够分封为王,不仅能够对刘氏诸王形成牵制,同时也能形成刘吕共天下的格局,让吕氏和刘氏一样得以万世传承。
在吕后元年(前188年)十一月的一次朝会上,吕后将分封诸吕为王的想法公之于众,交由文武大臣廷议。
虽然刘邦临终前与众诸侯大臣订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言,但迫于吕后的强势,对于吕后这种公然违抗刘邦誓言的决定,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然无人敢出言反对。
右丞相王陵见状,遂挺身而出,高声道,“昔日,高皇帝曾杀白马,与大臣们立下誓约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要分封吕氏为王,乃是公然违抗高皇帝誓约,不可。”
吕雉闻言,面色一冷,又将目光投向了低头看脚的左丞相陈平,问道,“陈丞相你的看法呢?”
陈平见躲不过去,只好说道,“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职,封吕氏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吕后面色这才缓和,又转头问向太尉周勃,自从樊哙事件后,自知头脑不够灵活的周勃,一向以陈平马首是瞻,见吕后询问自己的意见,便也顺着陈平的话应和道,“臣以为陈丞相所言有理。”
见到陈平和周勃表态支持,再加上吕氏一脉大臣的推波助澜,除了个别大臣沉默不语之外,再也无人敢于反对,纷纷表示赞同。
吕后见状,这才转怒为喜,不过她也知道大臣们之所以不敢反对,多是出于对自己权势的畏惧,再加上王陵等人的反对,因此并未强行分封,而是说道,“此事有关大体,今日只是议一议,议而不决也好”,遂下令退朝。
退朝之后,王陵拦住陈平和周勃,怒气冲冲地问道,“当初与高帝歃血而盟,你们难道不在吗?如今高帝驾崩,太后以女人主政,打算封吕氏为王,你们不劝阻反而迎合,难道是要背弃曾经的盟约吗?如此还有什么面目去见高帝于九泉之下?”
陈平看着怒气冲冲的王陵,情知以王陵眼下的情绪,无论自己如何解释,他也根本听不进去,只好叹了口气,看着王陵说道,“当面斥责、当廷力争,我自认不如您;但说到保全社稷,维护刘氏后人,恐怕您却比不上我”。
说罢,陈平也不过多解释,转身便走,周勃也向王陵拱了拱手后转身离去。
王陵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陈平的意思,如今吕后执掌朝政大权,想要阻其分封确实不太可能,但如果都像陈平、周勃那样为求自保而趋炎附势,岂不悲哀?看着两人的背影,王陵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不久之后,吕后下诏设置太傅一职,位在丞相以上,并以王陵充任。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由于王陵反对太后分封诸吕,触怒吕后而导致的结果。太傅之职虽然先秦已有,但自秦朝时便已罢免,如今重新设立此职,看似地位尊崇,却无实权,乃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同时,吕后又以陈平继任右丞相,而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审食其虽为左相,但却不承担朝廷政务,而专司监视宫廷事务,并负责官僚奏事的裁决。
与此同时,曾经建议周昌出任赵相,保全赵王刘如意的御史大夫赵尧亦被罢免,而以上党郡守任敖充任。
任敖早年为沛县狱卒,当年因刘邦释放徒役逃奔芒砀山,吕雉获罪入狱时,任敖便对其多有照顾,因此与吕后关系较为亲近。
刘邦起兵后,任敖以宾客身份跟随刘邦,但因军事才能有限,功劳并不显着,韩信攻灭西魏王魏豹后,刘邦废西魏国为河东、上党、太原三郡,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郡守,其中上党郡守便是任敖。陈豨叛乱时,任敖坚守上党郡不失,因此功被封为广阿侯,在功臣彻侯中排名第八十九位。
吕后为了进一步掌控朝政,念及当年的恩情,于是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
如此,由审食其负责宫廷监察,由任敖负责外廷监察,吕后便将官员的监察大权完全掌握在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