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方新闻机构——塔斯通讯社的会见,明确表示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和其他议程,如苏联向中国贷款问题、贸易问题和中苏贸易协定等,是他此次苏联之行的首要任务。①②
1950年1月19日,周恩来抵达莫斯科,中苏两国会谈正式开始。斯大林仍然不愿放弃苏联二战后在中国的任何既得利益,甚至还要求获得中国的“治外法权”。所谓“治外法权”,是指任何在中国犯罪的苏联公民,都不能在中国的法院接受审判,而应该移交给苏联领事官员处理。这种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态度引起了毛泽东及其同仁的极大愤慨,而且这也不符合中苏两国在未来几十年间的稳定和友好关系。①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两国政府于2月14日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和毛泽东出席了签字仪式。该条约规定,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双方要互相提供援助。其他的规定还包括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和让步。表面上看,中文版条约将中苏两国形容为唇齿相依的关系,但是中国“对这个持续良久的谈判结果并不十分满意。苏联提供的援助非常吝啬,而且还要求得到丰厚的回报”。①
不出所料,华盛顿对这个中苏条约十分不满和痛恨。3月1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帝国主义控制的不祥之兆”。②他认为,苏联的援助难以满足中国的需要,*领导人正在用其所谓“贪婪的新朋友”代替他们的“老朋友”。②然而,艾奇逊此番盛气凌人的言论却激怒了英国。英国人认为这会使中国更靠近苏联。②
令美国人感到沮丧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与苏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政府严厉警告美国军队不得越过三八线,并向中国边界靠近。然而,由于杜鲁门总统无视中国的警告,中国参加了朝鲜战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苏联将在战争中为中国提供一定的空中支援、武器和其他装备。
1953年9月30日,朝鲜战争在僵持中正式结束。这场战争提高了中国在苏联面前的地位,也迫使美国承认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独立国家”。中国确实得到了苏联的支援。“这些援助尽管十分重要,但并不具有决定意义,所以北京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布,成功地保卫了北朝鲜和中国边境,几乎是中国人民自己的胜利。”②在朝鲜战争之后,中苏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外交黄金时期。
中苏争端(2)
1954年9月29日,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率团访问北京,并于10月12日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宣布,苏联在华的全部利益与特权都将归还给中国,同时废除耻辱的治外法权。①苏联还大大增加了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包括协助建立156家工厂和提供数亿卢布的长期贷款。①
在庆祝这次会谈取得全面成功的时候,毛泽东问赫鲁晓夫苏联能否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这使赫鲁晓夫惊讶不已。赫鲁晓夫勉强地告诉毛泽东,研制核武器的花费太大,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承担不起的。他认为,中国应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还指出,当时中国的电力水平还无法满足研制核武器的需要。当然,苏联愿意为中国培养核技术方面的科学家。②毛泽东对苏联分享核技术的态度感到失望。由于长期遭受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核威胁与讹诈,中国决定自己研制核武器。②
在中苏同盟的性质、战略防御和共同利益方面,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最终导致了随后的冲突。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一事件推动了中苏之间的冲突。迄今为止,苏联人民和全世界共产主义者都认为斯大林是一位绝对可靠的伟大领袖。由于事先没有预见,中国领导人对这个报告感到震惊。他们认为,赫鲁晓夫当时似乎要抛弃斯大林的遗产,转而执行新的路线。在外交政策方面,赫鲁晓夫接受了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的可能性,并提倡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对赫鲁晓夫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核武器时代避免战争。因此,苏联“愿意减少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努力与美国达成一致”。②
对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特别报告,中国领导人反应平淡。一方面,他们祝贺莫斯科否定了对斯大林的极端个人崇拜;另一方面,他们也反对赫鲁晓夫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的论断。在毛泽东看来,赫鲁晓夫抛弃了革命的*主义,代之以修正主义。①3月19日,毛泽东召开会议,讨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中苏关系问题。会上的发言者列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