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3/4 页)
如月吕碧城
苏小妹笑而不答,索纸笔挥洒数字,然后将纸条亲自粘贴在大钟里面,对寺僧说:“欲知究竟,一看便晓。”
那和尚只好把光头伸进钟内,只见纸上写着:“如此这般。”乐得陪同来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秦少游曾在歌姬堆中“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自有各种调动女人积极性的手段。
而且秦少游会作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
词如其人,秦少游的这种气质,也深受苏小妹的喜爱。
只可惜天妒其缘,婚后只有几年,苏小妹就撒手尘寰。
当时,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贬在外,听到这一消息,悲痛地写下一首《千秋岁》:“水边沙外,城廓春寒退,花影乱,鸳声碎。飘零疏酒盔,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鸥鸳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后来,秦少游又以一个叫徐文英的女子为妻,但他是永远不会忘记苏小妹的……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苏小妹,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玄阴神幕。
此宝是用秽发所炼,如果被它罩上或是网住,无论多少年修炼的道行,全都毁于一旦。
最厉害的是,此宝另有元神,用时无须像别的法宝一般收起,只须微一招展,便可随心所欲,遮挡敌人去路。
高峰跟苏小妹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苏小妹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苏小妹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苏小妹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苏小妹,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苏小妹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苏小妹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苏小妹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正是清朝的吕碧城。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隔几天,先后亡故。
一大批人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国家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办才好。
这时,却有人填了一阙《百字令》,题咏慈禧的画像,登在报上,把慈禧这个亡国的老妖妇痛骂了一顿,说她在主宰朝政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大清皇朝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
她把华夏国边疆的大量领土,国库中的大把银钱,送给帝国主义国家;她到了阴曹地府,一定怕与汉高祖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见面。
词如下:“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这阙《百字令》,使得清政府十分恼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它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年轻女子——吕碧城。
吕碧城是安徽旌德人,生于光绪九年,即公元一八八四年。她的父亲吕凤歧,于光绪三年进士及第,家学渊源。吕碧城和她的姐妹吕惠如、吕美荪,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十二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经颇为可观。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樊山,是吕凤歧的翰林同年,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十二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最初怎么也不相信,小小年纪的吕碧城能够写出如此令人荡气回肠的东西。
凭恃着本身的才情和父执辈的揄扬,二十岁的吕碧城在京津一带,已是小有名气的闺媛才女。
报刊上经常见到她发表的文章,各种艺文聚会也常常能看到她的芳踪。
《大公报》创刊时,她是主要撰稿人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