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朝顿悟,犹如稚凤初啼,清鸣之声响彻山谷。
她竟然在一夜之间成为令人仰望而攀至不及的高天级的高手。如此奇异事件顿时震惊整个门派,也惊动了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大道者,在四大道者的请教下苏雨才说出了令人惊奇而无法相信的事实。
苏雨在道经中领悟出内功真要,在炼丹中领悟出拳法掌法真谛,在卜算中领悟到轻功腿法要诀,在符箓中领悟出剑法至境。
道经会有如此重要,这番领悟让四大道者几乎无法相信。
可事实就是事实,在苏雨游历江湖的时候,参演道经的四大道者竟然在一年之间纷纷突破到了天级境界,这种情况的确说明了道经在道派的重要性。
苏雨可以说是百世不出的天才,游历江湖十年时光就使得清微派进入到武林高层的眼中,惊奇绝艳的她整个江湖似乎只有泗溪楚家那位天之骄女楚翩翩可以比拟。
两位奇女是那么的相似,同样令人惊艳的容貌,同样高绝的武功,甚至是同样博学多才,杂家精学无所不通。要说区别,恐怕就是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鸾凤,一个则是草根出生的丑小鸭,只不过是这个丑小鸭不是天生的鸭子,而是谪落凡尘的白天鹅,当这只白天鹅终于展翅高飞直冲九霄的时候,她那清鸣之声绝对震惊天下。
有人说天妒真才,一旦有奇才显示必然会为他安排一个敌手。这就如同王不能见王一般,见则必死一人。
苏雨和楚翩翩似乎就是这个样子,在苏雨游历江湖的第十年,她终于与楚翩翩相约天都山。
在天都山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从此以后两位天之娇女同时不见了。正是因为这个,四大道者第一次冲出江湖,四大道者也从此在也没有回来。
哦,不是没有回来,而是没有活着回来,回来的是四个骨罐。
这是清微派的悲哀,可更悲哀的是四大道者的匆匆离去带走了整个清微派的希望,因为他们不禁没有来得及将道经与武功结合的真要留给门下,也没有将自身最高深的武功传下来,他们整整十年研修的结果就这样未曾出世就失传了。
也许不是失传,因为朦胧坊带回四大道者骨罐的时候交待,他们身上的所有东西都不见了,仅仅留下内衣勉强维持四大道者的尊严。
从此以后,清微派沦落了,门下弟子在几年的时间走的走,亡的亡,如果不是有朦胧坊的护持恐怕连五龙观这最后的基业都保不住了。
至于门派中的武功绝学,在其后的十几年间几乎被洗掠一空,差一点成为江湖杂学,无人不会。
原本这是一个门派的悲哀,是苏从化和南珪道长最大的心痛,不过现在苏从化和南珪道长已经不在意这些了,既然苏雨师姑能够在对武学全无所知的情况下领悟创造出奇门绝学,他们这些潜心研究武学几十年的人自信,同样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门派的新武学。
当然,这些都是沈襄后来才从苏从化和南珪道长口中一点一点知道的,这个时候沈襄才知道,自己母亲在凡人界的生活竟然具有如此的传奇性,如此的多姿多彩。
“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如人担物,两头俱在则停稳,脱却一头即偏也”。
看着六个童子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眸,看到正一道人似有所悟、若有所思和恍然大悟的样子,沈襄突然间感觉到异常的满足。
求知是在学,受道又何尝不是在学,虽然只是这短短的月余时间授课,沈襄就感觉到自己对道经的领悟更加的透彻了,神识豁达,心境自然就在提升。
灵觉一阵颤动,似乎他与遗留在修真界的某物有意无意中进行了一次沟通,被修真界沈家大长老封印的黄庭宫竟然松动了一丝缝隙,黄庭宫紫府内点点灵气透出,瞬间洗去他刚刚沾染上的凡界红尘。
沈襄这个时候对自己的绝对感到异常的满意,他没想到教授这几个人道经对自己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帮助。
正一也感觉到异常的满意,正一为自己这段时间心境提升,神思通透自我感觉境界大增而感到满意。
不过,沈襄和正一的感觉都没有六个孩子的感觉好,他们从没有想到学习道经的感觉竟然会这么的美妙,诵读道经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感觉到浑身上下无比的畅快,飘飘然有种置身仙境的韵味。
当然好处不仅如此,更令孩子们感到满意的是,项羿哥哥竟然偷偷的传授给他们一种奇妙的轻功,竟然可以让他们没有任何武学基础就可以施展的轻功,这让他们天天早上从山下村子奔行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