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的从齐王赵栩和李纲、何栗三人身上扫过,淡然道:“朕就在这深宫之中等你们的好消息,除非金兵退却,否则朕绝不走出这深宫一步。”
帝都之变不大,仅仅是驱逐了三位倒霉的主和派、投降派的首脑,可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似乎是在这一瞬间就将靖帝誓死不退的意念通达全国。
时间不过几天,大宋天朝所有的军人都迸发出火热的执念,年近八旬的新任北道都总管的两河宣抚使种师道听到金銮殿之事后,啼血疾书,誓死不让金兵迈进三府一步,同时喝令弟弟两河制置副使种师中亲自叩拜两河制置使姚古传达了他的指令,种姚两家在两河之争,种家退让,只求姚家能够配合种家收住三府之地,甚至反攻完颜宗翰。
姚家此时也深明大义,根本不提两河之事,在河间、隆德、中山三府战事迅速达成协议。
种姚两家百年恩怨竟然再这一时刻消弭顿时传播整个大宋国境,迅速的激励起各个兵家、世家的血性,你们种家、姚家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如此。
转瞬之间,知西道都总管的宗泽,知南道都总管的张叔夜,知东道都总管的胡直孺都突然发现无论是调兵调将还是调粮调马都顺畅自然,无有一丝阻挠,而且调来的将都是良将,调来的兵都是精兵,调来的马都是好马,调来的粮都是新粮。
上面没有庸官掣肘,下面没有庸兵抗令,令行禁止,配合无间,每场战斗都竭尽全力,不知不觉间宋金之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宋天朝没有像观棋者想像那样,飞速的溃败,相反还像模像样的和金国强悍的纠缠在一起,甚至在燕州郭药师和云州张觉的配合下取得了几场局部胜利。
如此变故让天下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都诧异的呆住了,要知道这次金国可是举国压境,大兵齐下啊,几乎没有那个国家能对抗的住,现在有模有样和金国抗衡的那个宋国还是原来那个怯懦的大宋吗?还是那个只会吟诗颂词满口道德文章的大宋吗?
不知不觉得,燕云之战又进行了两年。
第三十章 竹林山庄的因人施教
更新时间2011…10…29 9:17:01 字数:3071
大宋天朝帝都之变引发出一系列的年变动,革新了大宋军事上积贫积弱的现象,点燃了宋人血性的同时也震慑住蠢蠢欲动的边疆各国。
国难当头每个男儿都不会甘心置身事外,举国皆兵证实了李纲在朝堂上那掷地有声的话语。
苏家村和傅家村也未能置身事外,许多男儿都带着满腔热血投军而去,已经成为大好男儿的苏景文就是其中之一。
傅一搏和苏九文他们原本也有此意,可惜被沈襄断然否决了,只能郁闷的憋在竹林山庄狂练功夫。
竹林山庄?
不错,竹林山庄,就是沈襄在清微山脚下设下的清微外门。
那是苏家村外约十里之处,清微山脚下一处山坳,那是一块敞口极大,里面却又极深,仿佛是一座山谷的地方,那里有山瀑,有山瀑形成的河流,有河流汇集而成的小湖,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有大片的竹林,否则怎么能叫竹林山庄呢。
山庄是裴述和项羿加上六个孩子几天功夫内建立起来的,不过在山庄修好的时候,沈襄却独自一个人在这里呆了两天,独自一个人,连程伯、裴述和项羿都不允许跟随。
第三天,当程伯三个人带着六个孩子走进山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呆住了,因为在十几间陋室外,在小湖边的土坡上竟然多出了一座假山,一座由不知名的翠石铸就而成的锦绣峰峦,山坡上,半露岩石,犹如天然生就。
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在这片山谷内,有山,有水,有树,有林,这里再度多出了这个浑如天成的翠峰,水石之妙有若天然。
可是,可是程伯、裴述和项羿却震惊的呆立在那里,久久都无法动弹,都无法动弹一点。
许久,许久之后,程伯三个人呆滞的目光才勉强从翠峰上挪到沈襄的身上。
“少爷!!!”程伯嚅动着有些干涸的咽喉,震惊的叫了一声。
沈襄揉了揉微红的双眼,苦涩的咧嘴露出一丝笑意,舔了舔感觉有些干涩的唇:“这是母亲最喜欢的翠峰,还有那泓莲池,在我们下界前一日,我求父亲将他们凝聚成这方挂坠,其实翠峰内还有那泓莲池,可惜我灵力不足还取不出来。”
“少爷,真的是我们翠园里的那座翠峰。”裴述和项羿真的震惊了,不敢相信的叫了起来:“少爷,您,您能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