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页)
大叔。”
“哦,原来如此,这事我知道,蔚州、儒州、涿州三州被玉华山和大盘山相隔,屈曲盘旋,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地,当年若非大金人马众多还真难以将三州拿下。”海休阁点了点头。
“的确是这样,当年三州被大金百万大军速攻之下溃逃,其实多数军马都遁入两山并未全灭,后一部被蔚州统制李全纠集在一起号红袄军,一部被涿州统制杨安儿纠集在一起号称铁枪军。这两路义军一边联络人手继续壮大部队,一边互相呼应随时出动,给大金国造成很大的威胁,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两路义军每部都扩大到十几万人。”
第六十八章 只有先生能够帮我
更新时间2011…11…23 11:25:34 字数:3021
“那,你想干什么?”
沈襄仰头灌了一口酒后轻轻的问道。
南宫猛一抬头,目光炯炯:“荀大哥潜入燕云后方将鹏举留在了云州,还有两月就到科举大考的时间了,大金有蠢蠢而动,燕云将有大风雨,南宫不能坐视不理。”
“鹏举,就是和你一样在荀洛身后那个孩子。”
沈襄脑海中浮现起一位硕壮的少年,桀骜不羁的少年。
“不错,荀大哥枪剑双绝,平时都是我捧剑,鹏举提枪。”
“那你想怎么去,你去了又能干什么。”
沈襄带着两份酒意淡然一笑。
“我。”南宫略一低头后又将头高高的昂起:“宗泽大人答应张敦固将军,欲在下月备齐一直精兵增援云州。南宫要夺下这统制一职。”
“统制,就你,你是几品阶官?”沈襄乜着眼睛笑看着南宫。
南宫脸微红着,仍然梗着脖子毫不避视:“我现在已经入天武军了,再说统制不过是临时辖管一队人马而已,并不重要,战后人马一走,军职自然就没了。”
“嗯,这个我懂。”
沈襄点了点头,脑海中恍惚的又浮现出一些军务事要来,不由得他晃了晃头,很是奇怪,很多东西原本他是不知道的,可如果遇到略一琢磨就会出来,说不清也道不明是个什么原因。
统制这个军职是个很奇怪的职位,在大宋天朝来说是这么解释的: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同统制、副统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也就是说出师征讨时有,征讨过就没有,按沈襄的字面意思就是,打仗了,给你一队人马让你统制,不打仗了,没有人马了你还统制谁去。至于都统制,那就是人人都领一队人马必须要有一个说算的,那就找个有威望的都统制好了。这就如同宗泽这几个都统领一般,都是战时临时职位,不过是宋金大战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都统领也就一直挂在这几个人身上。
不过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这样的统制是要挂上御前二字的,而有些地方长治军有的人有些军功而没有职位的同样也会拨给一批人马挂上统制军职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长职。
此时的南宫显然为的就是前面那个,他这个武林人欲求统制一职为的是去帮助鹏举和荀洛,战后自然会消失。
想明白这些沈襄抬眼看着南宫奇怪的问道:“那你去好了,求我干什么?”
有疑问的显然不仅仅是沈襄,还有海休阁和柳东篱,尤其是海休阁,他身为冀州世家子弟,南宫如若要寻求一个临时统制职位求的应该是他,怎么也求不到沈襄头上。
南宫脸一苦,有些不豫道:“原本我去向宗大人求一个临时统制职位是很简单的,怎么说我跟着荀大哥也学过些排兵布阵,领太多兵是不行,但是带一队人马还是没有问题的,宗大人也让出一队人马给我了,可偏偏这个时候有人跑来和我争抢,最后,事情搞大了。”
“呦,还有这样的事情。”
沈襄双眼一凝,顿时脸色有些不豫。可还未等他说话,海休阁率先立起了眉头,嘴一撇冷笑起来。
“就是,谁呀,敢和我们南宫挑衅?”
柳东篱也不是好脾气的人,平生仗着一身好轻功快活江湖逍遥天下,除了这回还没吃过怎么苦头。跟着沈襄他们两个月的接触,南宫这个沈襄亲近的人也绝对被他列为要好的亲近的人范围内,南宫受屈他也感同身受。
偏亲不偏理,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提起这个事情南宫也有些恼火,双眼一瞪咬着牙恨恨的道:“还不就是那个汪彦直,右丞相府里的人。”
“怎么和汪彦直又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