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杀机也就酿成。宋国司马孔父嘉作为军队统帅,按照惯例检阅三军,和往常一样,孔父嘉那是令行禁止、严格要求的,可是在宋军连年征战后,这样的例行检阅就被华督利用了。等检阅完了,华督便开始在后面造谣,说孔父嘉这次阅军是为了再次攻打宋国做准备。谣言一起,举国哗然!孔父嘉自然也听到这样的传闻,但是他是正人君子嘛,心里想得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根本没有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也不想想这传言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总觉得打仗的事情是国君的命令,难不成国君有想法了又要打仗?或者这谣言止于智者,与我何干?
打仗最直接受到痛苦的是军人,特别是疲惫不堪的宋国军人,假想敌又是兵强马壮的郑国,这下军方可炸开锅了,有些将军上次受的伤还没有好啊,马都骑不了,又去打……死了那么多袍泽战友,心伤更没有好,还是让我们歇歇吧!于是,司马要打仗,国君见不了,大家就去找太宰说理,让他去劝劝这个酷爱即时战略游戏的宋殇公,给宋国留点种吧!军方很多人说去就去,纷纷来到太宰华督的府邸请命。华督这小子心眼也不一般,想得确实周到,看着军方代表们来了,闭门不出,只在门缝中好言劝告大家要冷静、稳定是第一位滴。华督这样吊着军方的胃口,等到来的人越聚越多,群情激愤的时候,火候差不多了,他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出来了。然后对大家无奈地说道:“哎,宋国不幸啊,司马孔父嘉就是不把宋国子弟兵当人看啊,我已经尽力了,但是国君还是要用这人哪,没办法、没办法、宋国又要添多少亡魂(低头、摇头、贼笑)……”军方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口:“不给老子们生路,老子们也豁出去了,宰了这祸国殃民的贼子!”杀声四起!
目的接近了,华督继续摇头、惊愕地说:“我也想啊诸位!可是国君怪罪怎么办哪!各位还是回吧(低头、摇头、贼笑)……”又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口:“无道昏君,一齐做了!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杀声响彻长空!这个时候,华督抬了他低得、摇得酸麻的头……
早已准备好的心腹武装们,这下出场了,他们围着华督带着那群糊里糊涂的军方代表们一股脑赶到孔父嘉的府邸。还在屋里挑灯夜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孔父嘉,听说太宰华督来了,还专门去换了衣服出门迎接,可是他的笑脸却迎来了乱刀,死的时候他追问起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为什么没有写这是为什么!惩办了国贼,华督名正言顺的缉拿国贼家属,魏美女身为国贼二奶,拿下,丢我车上去,我要拖回去严加拷问,直到她怀上不是国贼的孩子的时候!
宋殇公听到这个大事件,从床上挺尸般跳了起来,他也开始研究“为什么”了,怎么得了!太宰纠集武装份子袭击司马,国务院攻打军委,天塌了!没有人望、没有人气、没有人手、没有人马……和人有关的,宋殇公都没有,可是这里足以看出他的政治嗅觉为零,他还很有气派地亲自赶往孔府,要治华督的罪。宋殇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的突发群体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而且处理时该不该由自己亲往,冲动吧,冲动是魔王,别以为你是国君就什么都可以,时代变了!
按照原计划,宋殇公一到,迎接他的便是华督埋伏下的刀斧手,你不是要见孔父嘉吗?去吧……宋殇公的生命便这样在一场武装革命中完结了,东周的常事嘛。
回去头来再说说吸引眼球的魏美人的事情,《史记》上面说的她被抢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古人没有标点符号,我想这里应该是省略号。但是还有一种很具中国特色的说法,就是魏美人被华督抢上车,她在无奈和绝望之中选择了浪漫而凄婉的方式,那就是自杀,她解下腰带悬车顶棚自杀了,这里不讨论她自杀的性质是殉夫、殉情还是守节。等到忙了一晚就等这个时刻的华督回来,一打开车厢,香消玉殒,千古扼腕……
再说孔父嘉的府上此时已是一片狼藉,所有值钱的事物都被洗劫一空,孔父嘉唯一的儿子木金父还年幼,被家臣抱着逃了出来,后来在鲁国扎下了根。有一种有待考证的说法,孔圣人便是他的第六世孙,所以后来有了一种酒,就为了纪念枉死的宋国忠臣孔父嘉,名曰“孔府家酒”……历史有趣的地方之一,在于很多事情之间可以联系着思考,如果孔子确实是孔父嘉的后人,那么针对《春秋》这部书是不是孔子编纂的,就有了一个旁证。因为华督对魏美人有想法这件事情在《春秋》上面看不出来,而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上面却明确记载着:“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十年,华督攻杀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