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
“哈哈,既然是殿下厚爱,长云也不再娇情。”
池长云站了起来,一躬到底:“下官一定好好做事,让西朔郡的民众同样感受到殿下的恩泽。”
“光说是没有用的,还得看你的实际行动。回去准备准备吧,过年以后,等到本公回来,你就可以上任了。”
我笑了笑:“我交给你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西朔郡和西凉城之间的土地,能开垦多少就开垦多少,我要用来吸引一百万户的无地流民!”
西北的荒凉土地上又多山多丘陵,要开垦出那么多的土地是何其的困难,但池长云不是推托责任的人,闻言用力一点头:“殿下心怀民众,长云一定誓死追随殿下,努力做好此事,不让殿下的利国利民大计落空!”
“去吧,认真做一个计划,等我回来看。”
“是,长云告退。”
接着进来的,是前几天我就飞鸽传书召唤而来的杜良才。
他并没有和池长云照面,故而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位兰亭公召唤自己到底有什么事。
一想起和兰亭公第一次见面,杜良才除了觉得这个少年心机深沉、善于运用威势之外,不觉得有太多的优点。
但,现在说起来兰亭公,西北大地上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几次亲自率军和凶狠的漠北联军拼杀,每次都以少胜多,成功打败了三十万漠北骑兵的入侵,随后更连番运用计谋挑拨漠北和漠南的关系,再趁机左右逢源,为流风国赚取了海量的牲畜和优良战马,接着又再次设局,引得大漠草原上三大实力互相拼杀,最后趁着三方大战时出奇兵席卷漠北、漠南,大量的杀伤敌人的生力军,如此使得就算漠北、漠南击败了察哈尔部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自己也损失巨大,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这种种的功绩,让前任的“海迷大陆三轮明月”之一的陈伏月世子也自叹不如啊。
作战英勇、出身高贵、相貌英俊、年轻有为、权倾一时……这么多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也难怪西北人家的女儿们全都梦想着成为他的女人了,就算是贴身丫鬟也好啊!
杜良才自家的小丫头长得娇嫩动人,可爱得很,今年不过才八岁,也一天到晚把兰亭公放在嘴边,说一等自己长到十二岁就嫁给他,弄得杜良才是哭笑不得。
抛开这个不说,作为一个主管一县的县令,他最佩服我的并不是赫赫战功,而是从草原上换回了那么多的马牛羊,并且积极在西凉城周围开拓荒地,吸引流民去那边居住。
由于归州县是内地通往西北三郡的必经要道,故而杜良才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至少有二十万户内地的民众从各个郡迁来,要不是冬天天寒地冻,路不好走,这数目还会增加得更多。
如果再加上西北三郡本来迁过去的好几万户农民,数目肯定已经达到了三十万户,这已经相当于西北三郡半个郡的人口了。
西凉城周围荒地甚多,但这不是吸引人的主要地方,最紧要的是,兰亭公还每家都发放了牛羊,让守备军团为每家人搭建房屋,帮忙开垦和播种,这样好的地方,恐怕数遍流风国也找不到吧?
这些优惠的条件,早已透过民众和各地官员士绅的嘴,传遍了流风国每一个角落。但民众的传播还是非常有限的,之所以这么快传播出去,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官员和士绅的作用,对于他们的小心思,杜良才不屑一顾。
流风国每个地方的土地兼并都非常严重,特别是东南部和中部,无数的农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对朝廷的怨气是一天比一天多,甚至小规模的冲突也有许多,被暴民杀掉的地主士绅乃至一些官员都为数不少。
如果任由他们这么下去,每一个做官的和地主士绅们都会胆颤心惊,睡不好觉,难得有个兰亭公居然肯收留流民,还给那么多诱人的好处,他们哪有不将“祸水西引”的道理?
可想而知,待到来年开春,新一输的迁移凶猛浪潮即将来临,届时起码会有一百万户、超过五百万的民众前来。
整整六、七百万人的吃饭、耕种问题放在哪里都是一个大事,西凉城仅凭一城之地,能养活那么多的人吗?到时可怎么办呐!
杜良才是个很有骨气的读书人,也很敬佩兰亭公的做事,所以他内心把这个事情当成了自己的麻烦在思考。
接到文书,晓得我叫他来西凉城后,杜良才很是琢磨了一下,但始终想不明白,按理说殿下都督三郡军政大事的职权已经被皇上撤销了,他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