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欢往常去的书斋茶楼随便坐坐,看能不能想起点什么,哪知大病初愈的书生,这般生龙活虎。
吃了江州糕,听了江州曲儿,赏了江州景,路遇花楼,云欢正待入内一赏江州美人,突地被身后方之晴扯住衣袖。
“吃喝随你,可这花楼,万不能去。”方之晴道。
“为何?”云欢问道。
你说是为何?方之晴心下不忿。平日云欢同愚兄一样洁身自好,谦逊知礼,途径花楼向来目不斜视。若现在听之任之,待云欢贤弟痊愈,想起自个儿荒唐之举,岂不是连自尽的心都有了?
到时必然先捅死罪魁祸首的愚兄,再自尽。
话到嘴边,却成了:“愚兄挂心暮开身体,这大病初愈的,不易操劳。”
“无妨无妨,我还没进过这寻常花楼,早已心生向往,不知是怎样一番风景。”
“不可!”方之晴死命拖住云欢,“难道暮开忘了,我俩誓要入朝为官,一展抱负。现下尚未熟读四书五经,怎可在此荒度!”
闻言云欢一顿,转过身看他:“你要入朝为官?”
“那是自然。”想了想,又补一句,“你也是。”
“天下书袋何其多,不差你……我们两个。”云欢笑:“想入朝为官,那就得好好巴结我。”
“为何?”
云欢便也不急进花楼,抽了他的扇子,猛得一开一扇,端的是十足潇洒风流。
“天机。”
言罢向另一边走去。
看得方之晴张口结舌:这还是那个认真严肃的云暮开?
晃晃脑袋跟上去。
两人走至一间二层破旧茶楼,虽门面不新,却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全赖此间茶楼说书先生口齿伶俐。
说来还是掌柜的有办法,请了全城有名的几位先生,轮番讲段子。这位讲毕漱口,那位立马补上,可说是从早讲到晚,什么时段来都有故事听。
“从小来这儿听说书都要腻了,你倒好,失心……咳。”方之晴差点说漏嘴,“失忆了,把评书忘得一干二净,这下又可以再听上几十遍。”
据大夫道,这患失心之病的人偏偏不能告诉他患了什么病。万一受刺激了,还可能病上加病。
“哦……”云欢点点头,跨步进了茶楼。
甫一进去,便有小二上前领着看座,先上一小碟瓜子一壶淡茶,不要钱。这些不够的话,才需加银子。
方之晴甚是熟练地叫了壶香茶,花生瓜子蜜枣各一碟。
此时正讲到太祖高胜率兵有道,三万人马包了蛮夷十万大军一布袋,尽数歼灭,以致十年之内蛮夷不敢再犯,何其英明,何其神武。
先生讲得唾沫横飞,云欢听得津津有味。
“唉,你还真什么都忘了。”方之晴不由叹气。
“嗯?”云欢看他。
“你每逢听至此段,莫不唉声叹气,怒其不争,哪有这般欢腾过。”
“为何?”
方之晴回忆以往云欢的语气:“太祖人中龙凤,费了多少心血,才打下如斯江山,开创这般盛世。反观如今的皇帝却是……”
云欢的面皮一抽:“怎的?”
方之晴趴过去低声耳语道:“昏聩不明,误信佞臣,声色犬马,虽不至荒淫无道,亦不远矣。”
云欢一拍桌子,怒道:“大胆!如此污蔑一国之君该当何罪!你就不怕抄了你九族?!”
“嘘!所以让你小声点儿啊!”方之晴赶紧捂他的嘴。
此时说书先生讲道:“于是呀,太祖便赐了有情有义的李将军一柄尚方宝剑!此剑三尺三寸长,一寸半宽,雕龙刻凤,削铁无声,不出鞘则已,出鞘必见血!上斩昏君,下斩谗臣,专为督促高氏子孙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至此,才算是盛世开朝!”
说至酣处,大力拍下醒木。
底下一片叫好声起,说书先生忙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云欢脸都绿了。
方之晴以为,云欢是被自己捂口噎住了,连忙递水。
“无知小民,信口雌黄。”云欢气得不轻。
方之晴拍拍他的背顺气:“不气不气,市井之间流言蜚语何足凭信,犯不着较真。”
云欢抬眼皮道:“你倒是贴心。”
方之晴差点顺嘴回句:奴才不敢。
“逛了一天,你还没好利索,回府歇歇罢。来日方长,等身子好些再出来。”方之晴劝阻道。
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