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成群的青年嫔妃轮流卧在人生秋天的皇帝身旁,如何不咽?花拥月貌的花指的是皇帝的花心,恨不得将人间女子淫遍的皇帝如何不蔫?朝鲜史料有一条说法:雍正皇帝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盲。自腰以下不当……
——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忍淹留不就是忍肮脏吗,这肮脏之身今后托付与谁,所以“叹今生谁舍谁收”。
林黛玉的《柳絮词》恐怕就是曹雪芹对于后宫佳丽三千这种丑恶的婚姻现象的艺术性的谴责吧。
周宗成揭秘红楼梦之二十二 遭泥陷和遭你剑
周宗成揭秘红楼梦之二十二
遭泥陷和遭你剑
妙玉判词的最后一句是“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判词是“无瑕白玉遭泥陷”, 正册上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因此高鹗在第一百一十二回中设计了妙玉被强盗轻薄的情节,高鹗真正被曹雪芹的“泥”陷了。在第十三章《护官符——白玉,金陵》中我们分析了:白和玉合起来如“皇”字,只是多一点。无暇的白玉就去掉了这一点。所以无瑕白玉是暗喻雍正,“遭泥陷”谐音“遭你(吕)剑”。这样,妙玉判词后半部分二牍的意思就是:你以青瞳将就枯脸,以红粉之身委屈于骷髅,风尘肮脏,虽是违心愿,但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刺了雍正。连后妃都当了,还说什么王孙公子无缘呢?“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不是炫耀后妃的荣耀,而是向读者肯定妙玉的宫廷生活经历。
二十三 东风和雍正
二十三 东风和雍正
第七十回黛玉的柳絮词中有“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句,把柳絮随风飞舞形容成嫁与东风,如果把它和吕四娘入宫联系在一起的话,就是吕四娘嫁与“东风”了,“东风”这不就是雍正了吗?碍于文字狱,又因为叙述故事的需要,为便宜计,曹雪芹确实给书中二牍的主角设定了代名,如以柳花(絮)代指吕四娘;以三春代指吕留良(待以后分析)等。猜测以“东风”代指雍正的原因一是“东风”谐音东宫、登封、登峰(造极),雍正以改昭夺嫡取得东宫太子地位,继承大统。二是东风是无情的代名词。陆游的《钗头凤》中有“东风恶,欢情薄”句。晏几道的词《玉楼春》有“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句。曹雪芹在迎春的判词中说雍正是中山狼、无情兽,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这与晏几道的词何其相切。曹雪芹还在其他地方以东风代指雍正,不知可否佐证。看第七十回的柳絮词,宝琴的《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暗喻:下同。含冤领刑辱先)
隋堤点缀无穷,(罪体鞭桘侮朋)
三春事业付东风,(吕留良事业断送于东风——雍正)
明月梨花一梦。(平国齐家一梦——吕氏反清复明和治家的梦破灭。)
几 处落红庭院,(凄楚落户宁安)
谁家香雪帘栊? (泪下霜雪迷蒙)
江南江北一般同,(江南江北岂般同——江北环境恶劣)
偏是离人恨重! (鞭尸离园恨重——又鞭尸,又发配故称恨重cong)
这首词的一牍意思是:柳絮飘在汉苑零零星星,隋堤因为隋炀帝命令栽柳所以柳絮点缀无穷。柳絮是春天的产物随东风而去,落于庭院帘栊,如含恨飘泊之人。二牍则是叙述吕留良后人从军宁安(宁古塔)的悲惨遭遇。这里的东风像不像是说雍正?
再看宝钗的《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康熙的病榻前玩着“寸”改“于”的把戏,“寸”的点拿到顶上作横就是“于”,不敢明说十。)
东风卷得均匀。(东宫赚得峥嵘——雍正的东宫是赚的,但很惊险。)
蜂围蝶阵乱纷纷,(兄围弟阵乱纷纷——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是同胞兄弟,相互争夺)
几曾随逝水,(袭承随“十”毁——十改为于,皇十四子胤祯的袭承梦破灭)
岂必委芳尘,(起笔为反“寸”——起笔就是把“寸”改“于”)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好锋频借力——风改为剑锋的“锋”,吕氏刺雍正)
送我上青云! (送恶上青云——送恶,一剑送雍正归天)
这里的东风和“恶”像不像雍正?
还有:邢岫烟咏红梅花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