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自己之所以多预留五百两,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开启这些未开启的区域,没想到到底是升价了。
结果也不需要多想,开启新区域那是必然的结局,但是在书籍和武器区域之间,张弘斌犹豫了起来。
书籍代表着知识和技术,上次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已经传授了下去,不少乡村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了大型的禽类养殖基地,一些不适合养殖禽类或者畜类的村落,则积极发展经济植物的种植。明年开始,相信就能够逐年回本,在解决当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还能够回笼一些资金。更别说新华字典和相关的启蒙教材,让那些文盲军官和孩子们,认字速度提高了不少。
武器代表战斗力和自保能力,之前已经出现了冷兵器,这一次会出现的是冷兵器的极致还是初期的热兵器,张弘斌非常的期待。若是前者,至少在清末以前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而后者的话,也有了一个借鉴仿造的对象。若直接出现到了燧发枪和红夷大炮的话,救世军的战斗能力又可以获得充足的提升。
相比之下,更高级的工具、奢侈品、药品三个区域,奢侈品并没有太大的需求,高级工具和医药同样让人难以割舍,但远远没有书籍和武器重要。
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张弘斌还是果断选择了武器,目前救世军的现役士卒还是太少了,若是不能够满足扩编条件的话,至少也要先把当前救世军的战斗力提高起来,这样才能够确保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张弘斌似乎有预感,过一两年,甚至明年年初,朝廷说不定就要动用边军来剿匪。面对比卫所和新招募的士卒还要强悍,而且有着强大战斗力的边军战士,自己的拳头若是不硬,那可就要吃大亏了。
于是,武器区顺利开启,映入眼帘的是大量的武器。
传说中的二十连发诸葛强弩,加了强弩二字是因为商品说明书上面显示,这连弩有效射程为二百步;有狙击强弩,最高可以射出二里远命中目标,三百米内可以射穿两层的板甲;刀枪棍棒同样有,但锋利和坚固程度又上升了一个水平。甚至出现了最初级的火器——手雷弹,在当时叫做霹雳弹,有效杀伤范围不过三米。
这是几乎把冷兵器时代近乎到了极致,张弘斌已经不怀疑,第四楼应该就是真正进入火器时代了。
看着这些武器,张弘斌松了口气,这五百消费额,没有白费!
第三十七章 家人短相聚
换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升级到三级超市之后,张弘斌需要累积更多的消费额来升级第四级超市。
让他崩溃的是,第四级居然需要十万两银子的消费额!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被坑了的感觉……
按照这个推算,第五级岂非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消费额?第五级开始才有修复自己脸上疤痕的商品,这就意味着自己岂非数年内,没办法回复俊俏的小脸?算了……男子汉也别要那么英俊,好歹这样也多了几分霸气和煞气。
现有的强弩,按照张弘斌的意思也可以小批量的开始出售。连弩才是王道,尤其这种山寨连弩居然有单发和连发的调节钮,这已经完全是冷兵器版的突击步枪了啊!原本的强弩有效射程才有一百步多一些,而且只能够单发,箭矢的锋利程度也比不上连弩,就算给别人得到了,也打不过自己。
把旧的卖出去,换钱研发新的,这是所有超级强国必须具备的觉悟。更别说那些强弩的制造工艺很独特,这就意味着一旦损坏,就没办法很好的修理,除了更换一批以外没有任何办法。作为一次性消耗品,而且还是用过了的旧货,出售换钱什么的,对自己只能是有利而无害。
钱,张弘斌手头上还有不少,余额和消费额是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自己手头上还有多少钱,后者则表示自己在超市里面消费了多少钱。自己没有消费那么多钱,但不代表自己就没钱。
实际上,张弘斌手头上还有二十万两左右的流动资金存在超市里面,这他是不会对外说的。
在享受九折优惠的情况下,张弘斌又买了大量的武器,前后半个月的时间,把一万士卒的武器都进行了换装。当然不是免费更换,按照军购的方法,走明面账簿的。自己的钱和公家的钱必须要区分开来,就如同国库和内库必须要区分开来一样,否则不管是对自己的势力还是自己,都是一种灾难。
压缩饼干和罐头被军购,初次食用这两种食物的士卒和军官,都表示非常好吃。实际上这种味道香浓而且管饱,难得的是油水也挺多的压缩饼干,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是难得